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新课堂 新场景 新体悟: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教育掠影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7日 编辑: 刘海军

校新闻网讯(研工部供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我校通过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加强校内外工作联动扎实推进2025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在生产一线中出力流汗、在生活场景中动手动脑、在文化传承中深化认知。

在生产一线中出力流汗

农村的广阔天地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我校加强校内外工作联动,将农业生产一线作为校外劳动教育“新课堂”。新学期初,我校依托密云区乡镇开展劳动教育,结合春季农事安排设计“农产品种植与日常管理”系列课程,组织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生兴趣进行选课。各培养单位组织学生前往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实践。保险学院、统计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英语学院、信息学院的6批次研究生近300人先后开展蔬菜种植、果树维护等课程学习。授课过程中,技术人员将技术理论讲解与动手劳动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同学们脚踩泥土、头顶骄阳,在劳动中充分磨炼了意志,感受了农业生产的不易,形成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此外,为创新校地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学生劳动教育场域,研工部会同政府管理学院与密云区高岭镇党委举行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高岭镇主要领导参加仪式,密云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委有关领导受邀参加挂牌仪式。与会各方就实践基地建设开展深入座谈,围绕校地共建、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谋划实践基地发展路径。

我校将劳动教育与研究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以“青春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主题的2025年研究生寒假社会调研和专项活动,支持研究生到基层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火热实践,引导研究生以实际行动探寻社会发展脉络、解锁乡村振兴密码。54支团队共计330名师生奔赴17个省份的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研,做“感知真场景、思考真问题、拿出真本领”的行动者。


在生活场景中动手动脑

生活即课堂,动手即学习。研工部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校内相关部门工作联动,将劳动技能培养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联合学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共同打造了“生活技能传承与实践”系列课程,将离退休老干部的活动中心变成生动的劳动教育“新阵地”。本学期课程聚焦日常饮食技能,生活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教师指导同学们包包子、蒸馒头、拧花卷,从和面的软硬度控制、馅料的调制以及各种面点的成型手法,再到面饼烙制,同学们逐一动手体验。在端午节特别课程中,同学们跟随老师们动手学习裹粽叶、填米馅、捆扎定型等传统手法与技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文学与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国际商学院近100余名研究生,分4批次参与了此次沉浸式的生活技能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从略显生疏到逐渐熟练,真切体验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文化传承中深化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智慧。我校注重将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专题学习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新体悟”。5月27日,研工部围绕劳动教育举办“时代新人培育大讲堂”,邀请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赵运涛副教授做专题辅导员。赵运涛老师以“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黑科技”为题,结合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传统文化习俗和现代影视作品,与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赵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黑科技”,这些奇妙的想象既是实用主义的产物,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积极探索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这些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的劳动智慧,跨越时空,经过一代代劳动者的努力与实践,终于在今天变为现实。赵老师总结道: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在当代仍有必要性和旺盛生命力,新时代青年要学会总结劳动经验,汲取劳动智慧,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讲座结束后,研工部还举办了劳动教育主题知识竞答,有效增强了活动趣味性和实效性。

6月中旬,研工部和对外经贸博物馆联合举办“纹韵韶华”瓷艺彩绘与纹饰描摹手工活动,毕业生们将校训、祝福语等元素融入创作,在作品上题写毕业寄语,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瓷艺彩绘作品,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的魅力。

2025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得师生高度认可。下一步,我校将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以及秋季学期学校总体安排部署推进研究生劳动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撰稿:段子忠 审稿:申爱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