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创客(七):张智斐“掘金”互联网
【编者按】“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Ma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我们倡导尊重原创、共生双赢、宽容失败、开放共享的创新文化,希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从惠园走出越来越多富有创意、勇于创新、善于创业的青年才俊。
【“掘金三板”自传】“掘金三板”是一款专为新三板投资者、研究者及从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研究资讯订阅、互动交流社区和股权众筹等服务。该项目由我校金融学院宋国良副教授指导,贸大金融学院2015届金融硕士张智斐负责,并与团队合作开发完成,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对话嘉宾】 张智斐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2015届金融硕士
【观点摘要】
惠园之声: “什么样的互联网+项目能获得全国的金奖?”
张智斐: “创业总体来讲,郁闷的时间是占多数的”
“我现在是第二次创业,我第一次创业是在2013年辅导考研。”
“贸大的优秀人才非常非常多,他们很多想法比我还好、比我还棒,但是很多同学真正去落实的时候,敢想、不敢干,99%都是这样的,极少数愿意跟着一块干。”
一、解密“金奖”:简单却有效的“掘金三板”
“我们的项目相对来讲,大家听得会非常明白,因为是比较简单的项目。但是在市场运作起来还是非常有效。”
我对我的项目先做一个介绍。大家会非常感兴趣,什么样的互联网+项目能获得全国的金奖?我们这个项目就是互联网+加新三板的项目,到底怎么加法,目前来讲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新三板社区。第二个是我们的股权融资。第三个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第四个是三板挂牌的流水线。综合来讲分为线上跟线下两个部分。
在线上的部分就是新三板社区,里面有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非常简单,但是在市场上我们验证非常有效,它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会给新三板的投资者、融资者提供三板的资讯、新闻、行情,包括年报,包括公告,包括三板所有公众号很精选的文章的聚合,还包括三板的视频。这样我们作为一个工具为切入口,再加上我们新三板社区,让大家可以在里面看东西,而且还可以聊。这是新三板社区的部分。
做这个部分的目的就是一个,我们吸引新三板的投资者、融资者,吸引大量的流量。然后通过股权融资来进行变现,股权融资是现在当下最火的互联网金融创业的风口,也就是大家非常了解的股权众筹,它是什么概念呢?我们让中小企业通过我们的平台,然后出让他们的股份,然后向社会大众来募集资金,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从而解决我们现在一些中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问题。整个就是新三板社区加上股权融资,从而完成很好的闭环。当然后面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板块,现在是我们有意去拓展,现在在市场上还没有人去做这么一个板块。现在无论在A股还是在新三板,投资者关系管理都是在线下进行完成,我们有意做一个新的尝试,把这个东西搬到线上,我们大概做了四个主要模块,会把它放到我们线上,放到个股的页面,让新三板的董秘自如地进行投资者关系的管理。
刚才讲的是我们线上的业务,现在讲一下线下的业务。因为鉴于我们所做的线上的业务,我们现在掘金三板在整个新三板圈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具备一定的品牌。基本上如果在新三板圈里比较资深的人士,应该都知道掘金三板。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线下做一些咨询,做一些辅导,做一些咨询,包括我们自己也发了领头基金进行投资,从而线上跟线下进行结合,全方位做一个新三板全面专业的第三方的服务平台。
二、 “专业”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但是工作年限都比较长”
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所以我简单把这些跳过,说一下我目前这个团队。我是贸大15届金融学院的,以前也创过业,我在2013年就做了考研在线交流的项目,在创业过程当中,因为也要去实习,我也在基金公司实习整整一年时间,边实习边创业。我另外一个合伙人,他是海归,南加州大学的,以前是第一财经的资深的财经新闻主播,后面在银河证券做了投行的高管。这是我们两个合伙人。现在目前我们整个团队还不是特别大,现在有21个人,目前来讲,我们招聘的就是各个业务模块的人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但是工作年限都比较长,基本是本科毕业工作五六年,在这个领域也非常专业,目前整个团队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三、盈利模式:股权融资
大家可能都特别想了解的就是每个公司最主要的就是盈利的模式。其实我们盈利模式真的非常简单,就是前面我们做的,无论是新三板社区还是我们提供的工具性的服务,我们都不打算盈利,我们投大量的钱进去,想做一个很好的服务,最终的变现是想通过股权融资,这个非常简单,就跟线下的FA是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平台上融一个亿,我们收2%的点就是两百万,通过这样进行流量的变现。包括后面非主营的,比如投资者关系服务,比如说像投资顾问,包括领头基金,就是投资管理费。再还有就是我们现在所组织的线下活动。零零散散的收入加起来也是很庞大的数字。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在这里。
我简单汇报一下,因为我是从4月份开始创业的项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大概做的情况,我说一下最主要的。在股权融资板块,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五单case,整个融资额有一个多亿。就在昨天我们又完成了一家P2P,叫金蛋理财的,将近1.5亿,我们其中给他承销了三千万,这么一个项目。现在有75%是通过线下匹配完成的,但有将近25%是通过线上,无论是我们微信公众号,还是网上的,通过那边的定单转化而来的。以前我们一直以为股权融资特别难,但是我们在实操过程中发现,真的,现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大爷、大妈还是非常有钱,就P2P的项目他敢50万、50万砸过来,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这是我们前面的预测,今年股权融资这个业务想完成一个亿,明年是四个亿,2017年是十个亿,如果按照线下来讲,我们今年已经完成了。如果在互联网进行估值,他们不太看重线下交易额,他们是看重线上的成交量。所以我们目标是看线上,今年能完成一亿交易额,明年是四个亿。其实像现在,跟我们有一个差异化的平台,做得非常棒的,它叫36氪,它已经获得了阿里巴巴1.5亿美金的投资,整个估值已经超过十个亿,做得非常不错,它主要做的也是股权众筹。但是它做的项目跟我们有点差异,它做的是偏早期的,我们是偏后期一点点的,它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整个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有现金流了,我们融资顾问,包括我们去做活动,包括我们给几家单位做的投资关系管理。所以整个流程还是走通了。
目前我们运营推广,是现在只做一个公众号——早期是公众号,我们APP和网站也在大量招工程师进行开拓,完成我们刚才讲的几个模块线上业务的完善。现在我们公众号在垂直领域已经突破6万人,就是掘金三板公众号。APP到10月8号是四千多,我们的APP现在基本上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后面还要跟大家讲,跟我们融资进度有关系。
四、创业感悟:“我的第一次创业是做考研辅导”
“创业总体来讲,郁闷的时间是占多数的,非常多的事情,经常会搞的你非常难受……但有的时候还是非常快乐的,可能时间非常短,但是已经足够了。”
我简单再梳理一下我整个创业的历程。我3月底开始有这个想法,开始创业,4月份,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跟我另外一个合伙人,就在唯咖啡,搞了一天,怎么写商业计划书,写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就去见风投,见了很多。一个礼拜之内,落定了一家风投最后给我们投了两百万,当时估的是两千万。这么走过来,我们开始组建我们的高管团队。5月份,我们成立了惠东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6月份,掘金三板公众号上线。7月份,网站跟APP beta版上线,大家可以进行访问。8月份,我们获得了温迪数字八千万的融资,到目前为止,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大力推广,其实我们现金压力不是特别重,我们是想等我们产品比较完善,等我们的用户数积累起来之后,进行A轮融资,我们估计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3月份进行A轮融资。目前来讲,很大的传媒集团第一财经有意开拓新三板这一块领域,已经对我们表达了投资的意向,我们也跟他们的老大进行了磋商,简单的意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合作。我们的项目相对来讲,大家听得会非常明白,因为是比较简单的项目。但是在市场运作起来还是非常有效。
我现在是第二次创业,我第一次创业是在2013年,2013年,我记得非常清楚,我考到贸大,4月份没什么事,我觉得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辅导考研的,他们都能做,做得我感觉不是特别好,我想我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后来就做了一个经管类在线考研专业课辅导的项目。我当时找了非常多的人,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央财、贸大,我把专业课考得特别好的学生,网罗到十几、二十个人,然后一起专门做专业课的研发。再找了做技术的,搞了一个在线视频购买的网站,大家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听到你所报考专业的那个大学的专业课的课程,非常有效。虽然不赚钱,卖得很便宜,一套课程一两百去卖,但是量非常大。到后来你会发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转化的,他们会找我一对一,让我帮他介绍一个老师,但这就是高净值了,一个小时两百、三百,这样我就能赚钱了。从流量上就可以进行变现,包括他们还要求给他们去开班。这个项目是现金流非常好的项目,每年赚几十万没有问题。但是这个项目有个壁垒,做不大。后来我在2014年的时候,是边创业,边在银华基金实习,到2015年3月份。真的,创过业的,一旦创业,回头在工作当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别扭。有的人讲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你在第一次启程之后,你会想到第二次,有可能第二次之后还会想第三次,就这样一直循序往复往前走。
我简单说一下,我现在做的两个项目的感觉、判断。现在我做的项目,包括考研的,也是非常简单,就是卖视频,新三板也是,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然后再进行股权融资,非常简单。我当时切入进去也是这样,我当时做新三板,是想新三板非常火,3、4月份,我觉得新三板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将来会成为纳斯达克,而且现在基本没多少人在玩,我就切入进去。我当时并没有想明白我自己要去做什么,但是进去做之后,跟合伙人,包括后来加入人,陆续探讨。慢慢这个东西变得很复杂,我可以做的东西非常多,可能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可能是一百个,非常复杂。(然后)就会再进行一个,慢慢做、慢慢筛选。其实到目前四个业态,是经过很多很多东西,慢慢又从复杂回归到很简单的东西。我觉得创业是从很简单,再走向另外一个很简单。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简单,肯定跟刚开始的简单是不一样的简单的层面,是经过了一个提炼的过程。包括清华大学一个创业学生分享的,我觉得也特别对,他说创业一开始是从A走到B,一开始你想做的是A,但是做着做着变成B,到最后你做成了可能变成C了,就是不断演化跟拓展的过程。因为刚开始你对市场认识还是不到位的,慢慢你就会理解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分享一下我创业的过程。创业总体来讲,郁闷的时间是占多数的,非常多的事情,经常会搞的你非常难受,无论是竞争的压力,包括自己人员的招聘,因为现在招人特别难,包括你自己的业务扩张,包括很难搞的业务伙伴,非常多,经常会搞得非常郁闷,基本24小时你都要想着怎么琢磨这些事,但是总体而言,归根到底就一个事。有的时候还是非常快乐的,可能时间非常短,但是已经足够了。我现在回顾前面的生活而言,我从不后悔,我觉得我的生活非常充实,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我觉得非常值得,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创业的素质,我在贸大读研期间,我发现我身边的同学非常优秀,比我能说的一大把,比我学习能力好的一大把,比我研究能力强的也非常多,贸大的优秀人才非常非常多,他们很多想法比我还好、比我还棒,但是很多同学我发现有一个点,真正去落实的时候,敢想、不敢干,99%都是这样的,极少数愿意跟着一块干。包括我现在去创业项目拉人也是,他们讲你这个非常棒、太好了。我问,你愿意跟我一块干吗?那我再想想。然后想个三天,他跟你讲,我还是干我现在的工作吧,基本都是这样一个状态,敢出来干的人非常非常杀。
宋国良(金融学院老师):我插一句,当时组建团队的时候,我特意问他一句话,我说银华基金已经录用你了,薪酬还挺高,我说这个事你要决定做你必须辞职,把那个扔掉,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才行。他说我天生就是为创业而生的,别的工作对我都没有吸引力。
张智斐:对,我觉得敢干的话,执行力是最重要的,不在乎你是不是最优秀的,也不在乎你是不是那个资源最好的,但是你一定要敢干,这是第一个,这也是前提。第二个,我觉得创业是非常系统的过程,包括你自己的确定方向,包括你自己的组建团队,包括你找资金,因为创业无非是找好方向、找好人、找好资金,一起往前推,这是非常系统的东西,创业者需要有比较好的资源整合的能力,你能把这些东西都装好,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二个。讲到我们整个大环境而言,我在这几年看下来,接触了非常多的创业者,包括风投机构,我发现现在是创业非常黄金的时代,无论是李总理讲的双创,还是北京很好的大环境,无论是资本、人力,包括商业模式,都非常好。所以说这个时候会诞生无数商业机会,可能你作为一个大公司会非常难,但是你要想做一家能够盈利的、赚钱的、现金流不错的公司,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是第二个。
五、专业最重要:结合专业,在实践中成长
“实习一年,对我创业非常有帮助,无论是银华基金管理体系,无论是我在银华基金所接触的金融圈的这一批人,我在这里知道原来金融是这么玩的,原来金融圈这些人是这样的,让我有了一个很感性的认识,不会盲人摸象,所以我觉得实践也非常重要。”
前面周波老师特意跟我讲,讲一下怎么结合本专业进行创业。因为我是学金融的,刚好现在也做的是互联网金融的项目,所以我可以简单说一下。我觉得这个东西叫什么?能结合本专业去创业,那是非常非常好的,因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拓展。但是我觉得创业是连续的过程,可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可能一开始你并不需要要求你一定要进行本专业的创业,如果你那时候已经找到一个点,如果他问我的建议,我看他已经想好了,我会建议他,你先去干吧。因为这可能不是你最终的一个形态,因为你加入了一个创业的圈子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变成另外一个世界,你接触的人就是另外一批人,到回头的话,你再去组建团队,再去整合资源去做另外一个,结合自身专业的项目,会更加简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何结合本专业去创业呢?我觉得有一点,实习也非常重要。我在银华基金实习一年,对我创业非常有帮助,无论是银华基金管理体系,无论是我在银华基金所接触的金融圈的这一批人,我在这里知道原来金融是这么玩的,原来金融圈这些人是这样的,让我有了一个很感性的认识,不会盲人摸象,所以我觉得实践也非常重要。这是第二个。大概我的创业感悟就是这个。
第三个,我说一下我的建议。现在创新创业非常火,像李总理讲双创,我觉得他这个思路非常对,大家可以交流一下。李总理提了双创,定了一个调,马上进行舆论的传播,包括《新闻联播》,包括我们看的资讯,到处都是创业者这么一个氛围,就起来了,各个地方都非常火,但是它也非常落地,比如我们在中关村双创展,包括互联网+,整个从定调、氛围、落地,这一系列都有一个落实。
我讲一下导师。创业确实需要导师,普通学生没有经验。我能拿到金奖,真的是有赖于王玲书记、文书记、宋国良老师,包括蒋处长,真的,包括我出发之前,蒋处长还骂了我一顿。但是我真的感恩在心,我觉得确实帮助非常大,我可能对项目细节非常了解,但对很多要点,包括整体把握并不是特别透,他们高屋建瓴,给我指出一条明路,这是第一个。
然后在导师方面,实战型非常重要,很多理论型的,有的时候指导没用。所以一定要结合市场。还有一个导师可能需要的话,有的不是专职干这个,或者仅仅花了一小部分时间干这个,这个就会导致他可能不够用心,就不能沉下来辅导某一个项目,这样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这是导师层面。
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引导。其实我自己,包括判断能力,还不是特别强的,也会随着潮流走的,随着舆论走的,所以这个时候学校怎么去引导他们就非常重要。如果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包括现在一些比赛,包括经纬杯,包括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比赛,这样一些实践是可以让他找到创业的感觉,这个可以为他第二次创业奠定很好的基础。第三个,有一个激励,因为学生嘛,比如给个学分,这是可以给他激励的,比如给个奖状,也可以给他激励,就相应的配套的激励体系,让大家知道原来创业也是得到学校认可的,原来这也是官方所认可的,这跟就业是一个样的。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创业的热情给抬起来。
(本文节选自2015年11月11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案例分会上张智斐同学的发言,文章经过本人审定。)
惠园之声《贸大创客(七) 张智斐:“掘金”互联网》
总策划:张小锋 周波
策划:熊鑫 雨竹
口述:张智斐
文编:宋景怡
图片设计:李立绅
海报:张悦
推送:王琳
党委宣传部、校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制作 惠园之声校园广播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