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党育人,润物无声;为国育才,身肩使命。春去秋来,他们在三尺讲台授业传道,为国家经贸人才培养事业奋斗终身;冬雪夏雨,他们在一方书桌笔耕不辍,为贸大数载育人育才伟业书写华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贸大也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专项工作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我校成功举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故事分享会,下面就让我们跟随20位贸大园丁的脚步,共同见证,一同分享属于他们的育人故事。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贸大园丁育人故事分享——一位教育拓耕者的执著与情怀
国际关系学院 戴长征
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戴长征。我从教几十年,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和同事们坚定支持下,为对外经贸创建了国际关系学院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并让该学科迅速壮大,成为贸大新的增长极。我一直认为,贸大要有雄心将自己建设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那样的世界名校。贸大是国家重点大学,要能做到一超多强。要从国家战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高等教育及教育教学活动。我认为当院长的首要职责是把学科建设好。学院从2007年招收本科生到2017年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之所以如此快发展起来,首先是面对曲折困难从不言弃,再就是我们知道国家需要什么,具备这种眼界。我不是天才,但肯下笨功夫,做事不轻易动摇,做什么事都会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
我始终认为,国际关系学院要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优秀品质和卓越能力的学生。与知识相比,能力培养更重要,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我常跟学生讲,学理论的人是国家和社会的病理医生,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保健、做诊疗。我倡导深度育人和精准育人实践,主张教师要在学生培养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曾经有一次,我往返两千多公里去很偏远的地方参加已毕业研究生婚礼,令学生一家非常感动。千里迢迢参加学生婚礼这件事,本身不难也不算什么,但表现了对学生的关心,表达了对学生的爱护。这样做,不就是一次深度育人和精准育人的实践吗?教书育人,只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就一定会出成效,会结硕果。
我工作非常繁忙,每天处理完公务通常已是晚上六七点钟了。不忙的时候,我在回家前会约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我总是跟学院的老师们说,教师要做到传、帮、带、导、教。“传”就是传授知识,“帮”就是关心帮助学生,“带”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导”就是让学生看到更高更远处,“教”就是答疑解惑,诲人不倦。真心付出,必有回报。贸大国际关系学院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从不太理解、一知半解,到深入了解、主动了解,从不太认同、一般认同,到高度认同,绝不是偶然的。而学院的毕业生也普遍受到外交部、中联部等党政部门及包括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外企等用人单位的欢迎,赢得高度评价。
我对学生保持一贯的耐心和热情,同时要求也非常严格。学生很喜欢我的课程和讲座。20年来,我为每届本科生讲授政治学基础课,讲课时会联系现实社会,从不生搬硬套。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写作。我认为做论文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严谨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推动学生通过做论文把知识运用和能力养成挂起钩来,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我曾指导2008级两位优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也深受影响和教益。其中一位叫罗兆天,他本科毕业后录取到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博连读,由于学业优异,2019年博士毕业后直接被芝加哥大学录用为助理教授。另外一位张一飞同学,在美国硕士毕业又在外交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已经迅速成长为国关学界新秀。
对于学院老师,我强调要用远大目标去引领,用真心诚意去凝聚,用干事创业去团结。我常跟老师们谈心说:“在学校,个人成名成家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教好带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首先要当好教练员,再当学术上的运动员。”十几年来,我在院长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任何事都未雨绸缪,想在前面。我认为“不投入、不拼命是不可能成就事业的。”
关于什么是“成功”,我常对学生说,“所谓成功不是你做到什么位置,而是你在你的位置做了什么。在任何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成绩来,把一件事做彻底了,别人做不到的自己做到了,你就是成功者。”家国情怀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有这样情怀的人,就会从高远处出发,焕发起自身无穷的力量,不断地进取,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这就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