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2011年3月,在学校的资助、科研处和国际商学院的支持下,服务管理与服务国际化研究团队正式组建,并重点在服务企业国际化、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共创、服务补救与服务业竞争优势以及服务创新与顾客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据团队负责人国际商学院教授王永贵博士介绍,这支主力成员有12位青年教师的队伍,已经在《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财贸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已发表或录用SSCI期刊英文论文近10篇、国际会议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7篇,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得重要科研奖励2项(一项为北京市社科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3部。
创新团队负责人王永贵
飞机用几秒钟冲上云霄,却要用十几个小时完成航程;开创性的选题引人瞩目,接踵而至的科研之路却漫长艰辛。为了解服务企业竞争优势以及顾客创新及其驱动因素的现状与内在机理,王永贵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群策群力,首先展开了典型服务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访谈和实地调研。为了落实逾200家典型服务企业的调研,团队成员们逐一地通过电话和邮件等方式进行前期的沟通和联络,再随之以高层经理人员深入访谈,整个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即便如此,为了获得数据,创新团队仍然耐着性子与典型服务企业高管反复联系和交流,并虚心地获取来自企业实践的建议和严谨地洞察企业实践中的难题。同时,创新团队还陆续展开了针对跨国服务企业的实地调研和高层管者的访谈、针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实地调查和高层管理人员访谈以及面向典型服务与制造企业的顾客的调研。“典型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是永恒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王永贵如是说。
身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服务营销与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商学院教授、服务管理与服务国际化研究团队负责人等多种角色的王永贵教授戏称自己过着“飞(非)人”的生活”。学院繁杂的本科教学事务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硕士生与博士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以及每周例行的8课时教学任务,使得像王永贵这样的教师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搞科研,“没有加班费”,但乐在其中。当通宵成为家常便饭,王永贵及其团队依然苦中作乐:“当你做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并得到认可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开心;当你的团队通过努力取得成果并获得认同的时候,特别是得到学校科研处以及国内外同行或企业家高度认同的时候,我们都会十分开心。”
科研创新绝不仅仅是个人的苦思冥想,更在于研究团队的高效运转、密切合作和相互启发。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创新团队之所以“小有斩获”,在组建者王永贵教授看来,“人尽其才”十分重要。在团队成立后,王永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根据团队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自由组合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在团队中,孙瑾、陈可和郭晓凌老师共同关注服务业中消费者行为与跨文化研究;李自杰和吴剑锋老师合作积累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动机和路径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服务业的国际化奠定了的理论基础;王永贵则亲自挂帅,带领薛佳奇、张磊楠、刘小禹老师等展开服务营销、关系管理、顾客创新与价值共创的研究。此外,王永贵还一直坚持将注重每个人的科研兴趣与团队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支团队会特别留出一部分科研经费,在组织内部先行分配,几千元的微薄“种子经费”在“大方向”上鼓励并引导了研究的深入展开。这支“心齐、有凝聚力并专心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团队,即便是在凌晨,成员们也会常通过飞信和邮件等方式讨论问题或确定研究方案。
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的自由争论和无私分享,常常令王永贵教授兴奋不已:“没有争论,哪儿来的创新?”在不定期的研讨会上,任何一个数据、假设、框架、案例或结论,都有可能经历一场“头脑风暴”或“思维战争”,其中也包括团队的中期研究报告。
截止目前,这支团队建立的研究数据库中已经包括了近1000家企业和4000多位顾客的数据资料,深入挖掘服务企业价值共创的内在机制、推进服务企业及其国际化的调研和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是他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服务管理与服务国际化研究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科研团队中,还不乏贸大国际商学院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甚至本科生的身影。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帮助团队完成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等基础性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截止目前,创新团队已经成功地培养了博士生3名,拟纳入培养的博士生2名;培养了科学硕士生5名、专业硕士生(MBA)20余名。同时,团队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弘扬并发展了协同创新的文化,并在研究中形成了难得的默契。由此,科研和教学真正实现了良性互动。在王永贵看来,打造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多层次的、可持续的科研队伍,也是此次科研任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支镌刻着持续创新精神的接力棒,正在我校科研规划和指引下,被满怀热情地向一代代贸大科研人才手中传递,它们必将为未来的贸大科研与人才培养增姿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