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周念利荣获2025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30日 编辑: 张新云

争做数字贸易研究先锋,勇当咨政建言实干表率

——周念利荣获2025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校新闻网讯(校工会供稿)2025年4月29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我校中国WTO研究院周念利研究员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并接受表彰。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旨在通过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以模范先进人物为榜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这是市委、市政府授予本市劳动者的最高荣誉。2025年该荣誉评选范围为2020年以来,为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教人员、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其他劳动者和集体。

周念利,中国WTO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专家咨询组成员。周念利研究员是国内最早研究数字贸易规则的学者之一,是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欧式模板”的概念提出者和主要研究者。她坚持问题导向,深度融入北京数字贸易治理实践,有力推动了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她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战略,为应对中美数字贸易战、谋划出台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顶层设计等做出突出贡献;她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培养数字贸易“创新人才”,所指导的学生基本斩获了在校生的所有荣誉。

心忧祖国潜心科研,为应对“中美数字贸易战”建言献策

深耕数字贸易研究整十载,创新性地提出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欧式模板”概念。2014年很多人拒绝接受美国人首提的“数字贸易”概念,周念利研究员明确指出中国要捍卫贸易大国和争取贸易强国地位就必须顺应时势,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她聚焦数字贸易规则,撰写的多篇研究报告刊发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成果专报》、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新华社《参考清样》等,获得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次。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7个国家级课题、8个省部级重大课题。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次。截止目前,周念利研究员是国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字贸易论文最多,也是最早对数字贸易规则的经贸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的学者之一。

持续跟踪美国数字贸易治理动向,提出中国应加入DEPA的建议被国家决策采纳。为支撑应对中美数字贸易战,周念利研究员承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委托课题10余项。因态度认真、成果丰硕,中央网信办两次致函贸大表示感谢。2021年9月,她敏锐察觉到拜登政府欲借壳《数字经济伙伴协定》(简称DEPA)回归印太数字贸易治理,立即提议中国宜抢在美国前加入。该建议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当年11月1日中国正式提交了加入申请。

问题导向经世致用,做支撑数字贸易发展的“核心智囊”

作为支撑中央数字贸易相关部委的核心专家,积极参与谋划出台国家数字贸易相关政策。2020、2024年周念利先后入选“国家数字贸易咨询专家组”(全国仅11名)和“商务部数字贸易行业标委会”。多次参与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发改委等组织的决策研讨,参与制定《“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筹划建立全球服务贸易联盟、设计全国数字贸易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等。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国家关于数字贸易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周念利研究员积极参与了该文件的起草和发布。

深度参与北京“两区”建设,承接北京市发改委、商务局、经信局、统计局、中医药管理局、台办等委托课题30余项,为政府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工作方案。典型成果如:为“塑造数字贸易北京规则”提供解决方案。因北京已拥有较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和市场应用基础,“如何输出符合北京利益的数字贸易规则”成为“两区”建设的关键任务。2021年受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她带领团队基于深入调研指出“数字内容”是目前最适合探索北京规则的重点领域,并从剔除贸易壁垒、强化数字产权保护等视角研提“北京规则”的具体内容。研究成果《推进数字贸易北京规则研究》获得北京市发改委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奖。为“实施北京数字贸易统计”量身定制技术方案。统计是服务产业发展和相关规制的技术基础。2021年受统计局委托,周念利团队分别基于“可数字化服务贸易”“已数字化服务贸易”和“基于平台的数字贸易”视角,从易到难为北京数字贸易统计给出了三套方案。“北京数字贸易统计方案”入选了北京两区优秀案例。

围绕数据治理、数字贸易港建设等撰写研究报告多篇,其中多项政策建议被“两区”系列重磅文件采纳。数据治理对于北京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2023年周念利研究员指出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是北京改善数字营商环境的关键任务,也是“两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建议从模式、技术以及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并给出制度创新的八个核心抓手。研究报告《北京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建设的基本层面及制度创新的核心抓手》的核心观点被202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全采纳。2024年周念利指出从“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出发,北京应重点构建“流动+共享+创新”三位一体的数据治理体系并给出实操策略和工作抓手。研究报告《北京数字贸易港提升数据治理水平的策略与抓手》中多个建议被写入《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方案》(京商总部字(2024)3号)。

推进传统中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性地对“中医数字贸易”做出概念界定,构建测算“中医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连续7年,她接受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为促进中医数字贸易开展专题研究(推出系列研究报告如:《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性措施与中医数字贸易发展对策研究》等)、编写专业教材(《中医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壁垒及应对(上、下)》是国内第一部以中医数字贸易为题的教材)并制作视频课件(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公众号2022年3月9日—3月31日连续推送),满足不同层次从业者需求,社会反响积极热烈。

求真务实立德树人,全方位培养数字贸易“创新人才”

紧扣贸易强国战略,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育人理念,带领学生将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2021年周老师与学生组成“地方数字贸易制度创新”智库攻关团队,对中关村软件园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展开系列调研。研究报告《关于推动北京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对接DEPA规则的建议》《提升北京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开展数字贸易规则先行探索》等刊发在《诤友》《北京观察》等北京市政协、市委办公厅编发的内刊上,获得领导重视和决策采纳。

从教19年,她探索总结出一条“提升科研能力”“培育批判精神”“创新教学手段”“凝练综合素质”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路径,她的学生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基本囊括了在校生的所有荣誉。她自己也先后荣获“惠园杰出青年”,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年度优秀教师” “科研标兵一等奖”“突出贡献者”等称号。她关于“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数字贸易创新人才”的讲述还获得了贸大“最佳育人故事奖”。

筑牢宣传舆论阵地,讲好数字贸易发展的“中国故事”

围绕阐释RCEP\CPTPP\DEPA等高水平经贸规则、解读落实外资准入跨境服贸负面清单等,周念利研究员依托北京“两区大讲堂”“中关村国际讲堂”及北京市委组织部各级党校为北京市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累计10多万人次开展规则培训、政策宣讲和学术讲座。如:针对RCEP,多次给北京的商务、贸促、海关开展全系统规则培训,努力为数字贸易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她积极利用服贸会、数贸会平台发声阐释中国数字贸易治理理念,并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网、第一财经、21世纪财经报道、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多次参与录制央广网《每日一习话》,对外宣讲北京乃至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故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