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贵州研究院供稿)7月5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致欢迎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主持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黄宝印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与创新”主题论坛上做主旨报告。

黄宝印在主题论坛上作了题为《生态赋能·价值共生:绿色“一带一路”引领全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范式》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持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培育绿色生产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要通过凝聚共识和力量,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天,这一理论正通过绿色“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跨越山海,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以“六维”联动创新实践路径,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对立冲突走向和谐统一,打造了生态价值实现的新引擎。

一维是共识共治,构建责任共担的生态治理新体系。绿色“一带一路”的实践证明,理念共识是推进全球生态治理的前提。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正突破传统治理边界,形成“指标共商-策略共研-成效共评”的闭环体系。二维是金融赋能,激活面向未来的万亿级生态新投资。我国正在试点“生态资产证券化”,将森林碳汇、湿地生态服务等转化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让生态保护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三维是数字筑基,编织智慧互联的绿色技术新网络。技术科技创新是绿色转型的加速器。由中国推动建设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和生态影响评估服务,正在让绿色发展从理想变为现实。四维是消费牵引,培育繁荣共生的绿色市场新生态。绿色消费是驱动生产端转型的终极动力。当消费者用钱包为绿色生态产品投票时,市场自然会给出回应。五维是公约反哺,引领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新框架。从“中国方案”到“全球公约”,绿色“一带一路”的实践,正在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注入新动能。六维是全球赋能,驱动协同共享的生态治理新范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中国路径”,正在全球范围内开花结果。

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设置20个主题论坛,共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名嘉宾参会,包括国际与地区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院士专家,知名企业、高校、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等。(撰稿人:张磊楠 孟丹梅 审稿人:张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