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10月17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一行莅校调研和座谈,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振江等陪同调研。校党委书记黄宝印,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文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贵生,党委常委、副校长黄薇等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梅夏英主持。

王洪祥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对外贸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涉外法治教学、科研高地,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头雁。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度重视法学学科建设,做足做强做活“外”字文章,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培养机制,突出“实战、实用、实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王洪祥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涉外法治人才。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等作用,加强涉外法治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宝印对王洪祥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法学会给予贸大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黄宝印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使命。学校持续为国家对外开放领域输送优秀人才,为构建对外开放格局贡献“贸大力量”。法学学科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学科体系完备、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依托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等平台,全面开展涉外法治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精准回应国家涉外法治需求,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提供“贸大智慧”与“贸大方案”。学校将充分发挥特色学科建设和教育资源优势,强化高端智库职能,强化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努力打造国家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加强与中国法学会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对外法学交流、涉外法治论坛,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法学院院长冯辉对中国法学会长期以来对贸大法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就贸大法学学科的建设情况及未来重点工作方向进行汇报。法学院教授、法学会“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主任左海聪汇报了基地建设情况。法学院教师代表纪文华汇报了自己撰写智库报告、参与多部涉外法律法规的立法与修法、参与国际法治交流活动、担任国际组织学术职务等工作情况。法学院学生代表、2025级国际法硕士研究生李昕然汇报了自己作为JHJ-WTO国际模拟法庭赛队队员和学生教练的经历。


在交流发言环节,中国法学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与组织职能,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法学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贸大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主动加强与中国法学会各部门的对接,聚焦 “一带一路”法治建设、涉外法治、数字法、金融法等关键领域,开展全面、深入、持续的高质量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调研期间,王洪祥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在法学院参观了学科文化墙,现场观摩了法学院学生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备赛情况。中国法学会机关有关部室负责同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撰稿:邹维 审稿:李欢欢 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