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一批批贸大援派干部教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西北边疆、雨林深处、基层乡镇,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克服困难、倾情投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授课经验、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到边疆基层,深深植根于受援地区的沃土,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为深入挖掘我校援派干部群体的先进事迹与心路历程,展示我校干部教师风采,党委宣传部联合党委组织部特别策划推出“援派干部风采录”系列专题报道,将笔触聚焦这些可敬可爱的援派干部教师,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共同凝聚起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磅礴伟力。
校新闻网讯(党委宣传部稿)魏铁梅,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教授。1992年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曾由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派驻纽约中国贸易中心,任贸易部项目经理、投资咨询部副经理等职务。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2020年10月至2023年7月任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管对口支援、国际合作与交流,协管经济学系、本科生教学等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石河子大学的对口支援合作已持续十余年。2020年7月,魏铁梅响应学校号召,加入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队伍,挂职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五年过去,当初的感触仍清晰强烈,她坦言,在石河子大学的三年,是锤炼党性、提升修养、从守边固边精神中汲取力量、发挥教学科研潜能的宝贵时光。
深悟胡杨 援疆力行
石河子的冬天格外寒冷,零下30度的严寒与北京迥异。但石河子大学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热烈亲切的氛围,瞬间驱散了环境带来的不适。
进疆伊始,魏铁梅认识了“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听到的最多的词是“胡杨精神”。胡杨又称“沙漠英雄”,生长在沙漠戈壁,即使在严酷的环境,即使走到生命的终点,它还是坚强地把根深深扎进脚下的土壤,不朽、不倒。这让她不禁联想到扎根边疆的人们——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不慕浮华、甘于奉献,在艰难中坚守。石河子大学对援疆教师安排周到,加上这里干事氛围浓厚、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让她迅速适应新环境,坚定了投身援疆建设的决心。

2021年暑期,魏铁梅到延安参加党建培训,她认真记录下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留下的是感动和誓言,带走的是决心和力量。启航,新征程上固边疆”。
秉持信念 搭建桥梁
“作为援疆干部,我的言行代表着贸大,必须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负组织信任。”秉持这一信念,魏铁梅积极担当两校合作的“桥梁”,充分整合资源,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走深走实。入疆之初,她促成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成为 2020年“首届国际发展合作论坛”成员单位。此后,推动两校达成“十四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援建框架协议,还联合举办经管名家“润疆”大讲堂及教学科研论坛9次,围绕课程思政、科研课题申报等议题深入探讨。
根据石河子大学的发展需要,魏铁梅积极对接贸大的相关资源。在任职期间,有效协调我校4名“国情教育”青年教师和1名教育部“银铃计划”教授在石河子大学支教的专业对接等各方面的相关安排,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相关需求和学生的情况。对于石河子大学师资比较薄弱的课程,通过“同步课堂”等方式,破解专业课教学难题,定点帮扶相关专业的团队。积极宣传党的援疆政策,协助我校2位老师申报自治区教育厅特聘人才。
她积极推进两校金融学院“金融工程虚拟教研室”合作,助力石河子大学首次举办全国性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以及“数字经济助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结合自身留学生教学经验联系国外院校,跟进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与法国雷恩商学院合作办学协议的洽谈事宜。

深耕教研 赋能开放
魏铁梅认为“管理在于服务,交流在于示范”,因此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实践。她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及“四新”建设为重点,完成石河子大学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评审、会计专博及数字经济专业授权点申报工作。她多次听课督导教学,参与研究生组会与论文答辩,分享教学心得。此外,她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本科教学,分享课件资源与授课经验,还带领团队对接当地海关、企业,共建《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训》课程。
为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共建“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挂职期间,魏铁梅多次与两校沟通,积极探讨边境贸易中心研究发展方向和对外合作思路,推动首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边境贸易研讨会成功举办。为有效提升边贸中心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效能,她还带队赴霍尔果斯口岸调研,走访物流园、口岸调度中心、涉外企业等,了解其运营、贸易与用人需求,进一步锚定研究方向,助力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年援疆路 一生无悔情
三年援疆时光,魏铁梅更深刻地理解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与“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的援疆精神。她感慨,一代代援疆人的辛勤付出结出硕果,作为其中一员,自己倍感荣幸与自豪。
在魏铁梅看来,援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参与其中不仅是三年的具体工作,更是思想深化、精神升华与能力提升的宝贵经历。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她特别向石河子大学领导同事表达敬意,他们“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是边疆教育的榜样,其奉献精神与真挚情怀时刻感染着自己。
“用三年不长不短的时间,干一生无怨无悔的事业。”如今,援疆精神与兵团精神已深深根植于魏铁梅心中,时刻激励着她继续踔厉奋发。魏铁梅期待未来仍有机会为边疆建设添砖加瓦,为培养爱国爱疆、兴疆固边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撰稿:赵文凤 徐梓涵 审稿:乔雪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