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在我校成立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16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校团委 供稿 摄影 玉君)5月13日下午,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仪式在我校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成立仪式结束后,中心还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青年力高端论坛,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30余名代表围绕“青年大学生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肩负使命、积极行动”展开讨论。

中心成立,助力青年丝路行动

经过半年的筹备,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终于落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中国人民银行团委书记白力、我校施建军校长及我校党委文君副书记出席13日的成立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商务部、外交部团组织负责人,“一带一路”相关政府官员代表、企业代表、国际组织代表、民间组织代表、学者代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节代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8所高校的100余名大学生代表。成立仪式由校团委书记陶好飞主持。

陶好飞主持成立仪式

施建军校长首先向大会致欢迎辞。施校长对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工作的团中央、教育部等上级单位,以及出席成立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媒体表示感谢和欢迎。他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中国开放式发展的又一机遇之窗,高等院校应该在其中勇担使命、发挥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是责无旁贷。

施建军校长还谈到,团中央把“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的成立方和启动仪式交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鞭策,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我们一定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以学校党政班子为龙头,举全校之力,与兄弟院校一同扎实协同发展,让青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受教育、长才干、砺品质、做贡献。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宣读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建设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的意见函》,表示同意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建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向我校党委文君副书记授予刻有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全称和徽标的铜牌,宣告中心正式成立。

施校长致辞(左)、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宣读意见函(右)

傅振邦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授牌

成立仪式上还发布了中心徽标,22名青年代表佩戴象征丝路的“青丝”丝带并庄严宣誓,表达了青年大学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梦想和激情。

宣誓仪式

傅振邦书记和施建军校长为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被聘为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琪、北京大学“一带一路”数据分析平台课题组组长王继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新德里金砖国家研究所所长高兴、伊朗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阿勒马斯叶等17名专家学者和驻华使节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傅振邦(右三)和校长施建军(左五)为中心专家委员会颁发聘书

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青年行动机构,中心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以“丝路连通世界,青年决定未来”为宣传口号,凝聚青年大学生通过实践、交流、创业、研究、宣讲等系列活动,带动虚拟平台、基金运作和智库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行动。

根据中心规划,未来三到五年,中心将实现丝路沿线分中心全覆盖的目标,并逐步完善从机构建设到活动开展到成果显现的发展过程。

青丝论坛,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在随后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青年力高端论坛上,30余名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青年大学生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肩负使命、积极行动”展开讨论。我校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咨询专家王志民教授主持论坛。

团中央学校部李骥副部长在发言中谈到“一带一路”任重道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青年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召唤青年认识自己的使命,激发青年将个人成长和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李骥高度认可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将要发挥的作用,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持续为中心提供高端的智力支持,帮助大学生在时代潮流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资深研究员周琪教授介绍了我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除面临复杂的安全环境、其他国家的战略诉求等诸多外部挑战外,一些走出去的企业也忽视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舆论的诉求,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她认为“青年大学生具有敏锐的头脑、更强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希望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使命,认清“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实际贡献。”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一带一路”数据分析平台课题研究组胡波教授则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5個一级衡量指标、15個二级指标和41個三级指标,从沿线各国本身五通进展情况和跟中国互联互通进展情况两个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进展情况,希望合作能对“一带一路”战略产生更有用的数据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学术连线”(CEAN)主任王义桅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提出的“五通”中核心是民心相通,在这方面青年大有可为,当代青年肩负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时代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为此,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方式方法,“走出近代,告别西方”,在身体心理状况、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升自己。

在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看来,青年大学生是“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先锋队,他们容易接受和传播“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精神并付诸实施。他认为青年为追梦“一带一路”,还需要利用好平台、利用好企业,学会合作。张晓东对青年留学生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作用也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留学生是准确完整传递促进中国“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使者及主力军。

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国际部主任陈教平从国际交流实务出发,指出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外语能力,还要加强沟通能力,了解各国的语言、风俗习惯,将理论知识和国外实践相结合。“青年大学生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首先要在语言关要有所突破,其次在文化了解方面有所掌握。青年大学生能练好内功,为“一带一路”中的国际社会责任做贡献。”

新德里金砖国家研究所所长高兴提出“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希望青年共同参与,建立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文化的文化共同体,以开放的态度海纳百川、求同存异,避免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保护自己文化的同时理解、融入他国文化。他认为,各国现在的冲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文化建设和对他国文化的误解。所以,青年人的重点要从发展转移到文化建设和交流,实现包容性的发展。他建议,各国青年要建立新的合力,在“一带一路”平台上加强脑动力建设、实现文化融合、消除各国的误会,避免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弯路。

据悉,中心成立后将启动2016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中心以青年行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系列活动也将全面铺开。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