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我校召开2015秋季学期中层干部大会部署党政工作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14日 编辑:

我校召开2015秋季学期中层干部大会部署党政工作

校新闻网讯(记者 子沫 摄影 玉君)2015年9月9日下午,我校在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施建军校长总结上学期学校工作,部署本学期行政工作重点。王玲书记对本学期党建思想政治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体校领导、中层领导干部、民主党派人士代表、教师代表、老同志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亚主持。

学校六大工作全面推进 以创新为核心制定“十三五”规划

施建军校长首先对上学期的行政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他指出,上学期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坚持全面强化从严治党,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全面展开“十三五”的规划设计,学校党政团结、上下一心,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持续提高,学校呈现出跨越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施建军校长重点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一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继续推动学科建设向高水平有特色学科体系迈进。二是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行了首次“惠园特聘教授”和“惠园杰出学者”校内高层次人才培育评选工作,产生2名“惠园杰出学者”,并成功引进审计学全国著名教授陈汉文。钱爱民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荣誉称号,王强入选人社部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邹亚生、蒋先玲获得北京市刘鸿儒教育基金会“金融学杰出教师奖”。三是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我校暑期学校邀请到哈佛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教授及WTO组织的学者开设9场高端专题学术讲座,讲座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录取分数持续居高,七成省市超一本线百分以上,在北京地区高校中,我校文科排名第五,理科排名第六;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录取分数都排在前十名以内,依然是中国最难考的大学之一。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丰富多彩,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近三千名贸大学生组成的三百余支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四是不断强化学术研究的国家战略导向,提升科研服务国家、社会的贡献力。我校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再传佳绩,获27项立项,立项总数创新高。丁志杰教授获得本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2015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评审中,我校共有20项课题获准立项。我校洪俊杰教授等7位教师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15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成功获批。五是深化开放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克里斯塔莉娜女士、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先生来访、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安格先生、格鲁吉亚大使阿普恰乌利先生来访。签署校际协议6个。我校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4项,资助金额居财经类高校之首。六是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上一学期学校财务状况不断向好,管理更加规范,再次获得教育部财务管理绩效奖励资金2300万元,学校顺利通过“平安校园”检查验收并获得首都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荣誉称号。

施建军校长在部署本学期学校行政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展开“十三五”的规划设计,认真分析和研究我校发展中面临机遇和挑战及未来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我校构建新的发展蓝图。与此同时,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重要契机,做好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的谋划部署。坚持以教育教学创新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展人才培养视野,探索建立以社会需求和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坚持以科研创新为重心,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推进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学科建设机制,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增强学科融合和承担科研及教学改革重大任务的能力。加强高水平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和人文社科基础学科平台工作,对获得立项的人文社科基础平台课题加强进度管理。坚持以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继续推进定岗定编和分类管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坚持以运营与保障系统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推进美丽贸大建设,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校园”、“无烟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新学期学校工作应继续贯彻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校管理中的职责,保障学术民主、推动学术自由、加强学术自律。切实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规范办学。

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王玲书记部署了本学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围绕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主题,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刻解读。

要深刻认识提升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王玲书记指出,学校要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抛开旧思维和旧习惯,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思路,创造新的、富有价值成果,这就是创新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战略,首先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领导班子的创新能力则直接关系到高校未来发展的水平、层次和质量。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各级领导班子要完成好学校的各项任务,首先要解决好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应着力解决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内生动力,按照人才的贡献力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合理分配。

高校创新能力要以教育教学创新为核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应将“人才”放在第一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明确我校培养国际化高端专业人才的标准,不断完善专业人才的评价标准以及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协同创新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估方法,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我校领导干部提升创新能力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重点和核心。

王玲书记指出,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提升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创新首先是观念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了若干年,理念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会发生变化,如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在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上、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在评价干部的问题上,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个人观念,自己应首先说服自己,只有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敞开胸怀,才肯能打破旧的思想藩篱,转变观念,跳出原来的小圈子,才可能把问题的趋势、格局、框架看清楚,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多思考,谈问题要抓住要点。其次,不怕困难,敢于担当是提升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改革创新不单是能力问题,更是态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因此,创新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和决心的问题。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如定岗定编、动力机制的调整、分配收入的改革等,都是利益的再分配,因此要重点解决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问题,把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列入到领导干部选拔和考核的体系当中,综合评估,并加大问责力度。同时,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立足于现实,着眼当下,坚持问题导向不动摇。

王玲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三严三实”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导干部本人,在工作中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在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责的同时一定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与人为善,创新是有风险的,大家要相互包容,直面问题,对有创新能力、有创新成果的干部给予支持奖励。

刘亚副校长主持会议说,施建军校长和王玲书记的讲话,对新学期的工作作了周详的部署,把握全局,并针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谈到了学校层面的战略思考,希望各部门认真梳理本部门、本学院的重点工作,并做好常规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共同努力,秉承“三严三实”精神,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我校的办学目标落到实处。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