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晓风 叶怀晴 窦思颖 陈曦 摄影 高帅)山河如画,微风报春。3月3日—13日、3月5日—14日,为全国关注、世界瞩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两会牵动着我校师生的心,大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不同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两会精神。为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与体会,进一步深化对两会精神的学习与理解,3月9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119会议室召开了学习两会精神座谈会,来自全校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人大代表、教授、青年学者代表等17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小锋主持。
座谈会于3月9日上午9时准时开始。张小锋首先传达了校党委副书记杨逢华对召开座谈会的重视和期望。他说,今年两会与往年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更加令世人瞩目的大会,也是一个开启新时代的大会。两会的新精神、新决策对科学制订我校下一步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后,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等议题踊跃发言。

与会者认为,2010年两会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会,不仅给全国人民,同时也给世界人民传递出希望的信号。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白树强教授说,“看完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的心情非常振奋。2009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保8成功,这给我们今后战胜困难、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带来了很大的信心。”英语学院分党委书记张翠萍说,2009年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令我倍受鼓舞,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协调发展能力也给了我很多信心。朝阳区人大代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荣真教授说,2009年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国家的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度过了难关,完成了既定目标,这令人十分欣慰,也倍感自豪。
(左起:张楠、余兴发、王强、王丽娟、胡东旭)
与会者对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福德说,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立足长远、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留下强烈的四点感受:一是责任,二是发展,三是作风,四是行动。报告突出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面对众多国际问题时所呈现出的有责任的担当。同时,报告再次强调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出要真正使人民幸福,活得有尊严,则是对国内人民所表现出的责任。张翠萍说,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特别翔实的指标、数据作支撑,把未来工作要达到的目标用具体数字固定下来,显得十分实在;报告非常注重民生,专门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2010年的八项主要工作来抓,这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坚定决心。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点是很切实际,比如用大量的数据说明,空话少而且非常全面。

(左起:张小锋、荣真、郭敏、白树强)
与会者认为,今年的两会是一个更加走近百姓的大会。青年学者、《蚁族》的作者、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廉思说,“蚁族”成为今年两会讨论的一大热门词汇,反映出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尤其关心青年的就业和发展。两会的提案中有很多涉及“蚁族”的教育、劳动保障、廉租房等问题。全社会都在关心青年,让人很感动。外语学院分党委书记刘金兰说,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政府是以人为本,心系人民,时刻关注民生。
与会者纷纷表示,两会对我校发展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指导意义的大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抓住机遇,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尽快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奋进。党办主任兼校直机关分党委书记张楠说,两会代表非常关注教育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这是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两会热议的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教授治学、学术腐败、教育公平等问题,都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提出的。从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创新人才。未来的十年或更远,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会是一个大改革,大发展的十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我们学校谋划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校办主任余兴发说,今年两会上热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由温总理亲自牵头,足以体现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报告中提出五个必须,这对我们学校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要开门办学,要大胆进入市场获取资源,用服务换支持;大学要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必须要为长远发展留有空间;作为在对外领域享有广泛声誉的大学,国际化是我们立校之本和特色,如何落实、推进国际化是我们下阶段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我们不仅采用经济杠杆等常规激励手段,还要加强学术文化、校园文化和行政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发挥学校和学院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好抓机遇,抓落实,抓服务,使2010年真正成为贸大的落实年。
(左起:陈进、张翠萍、刘金兰、戴长征)
抓机遇,抓落实,抓创新,成为与会者的共识。科研处处长王强教授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这对我校而言,既是一个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我校的战略决策,都提出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我想有特色高水平应该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而不只是单单一个方面。校工会常务副主席胡东旭说,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多办实事、办好实事,让教职员工得到更好实惠,将是我校工会工作的目标,搭好平台,作好服务,提升科学化水平,将是我校工会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职责,为推进高校去行政化作出应有的努力。信息学院院长陈进教授说,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在教育上,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实验,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等。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还有配套的评价制度、办学环境。目前,我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力倡解放思想、鼓励勇于创新,鼓励学院在教学体制、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各个方面进行新的尝试,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制定好学院的规划,尝试新的模式。教务处处长、商学院分党委书记王丽娟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推进教育改革。贯彻两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和本学期工作重点,我校各个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探讨。我校在教学管理思路等方面已取得很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这些思想成果,可谓任重而道远。金融学院分党委书记郭敏教授说,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校有一流的生源,但是否我们能给予一流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我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存在缺陷。我们应该主动寻找和其它财经类大学和综合型大学的差距。我们真正应该培养的是知识、能力、思想兼备的人才。不具备怀疑精神,不具备创新能力,不具备批判精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学生以后就业工作的软肋。我们学校的教育模式需要做一些大的调整。如何实现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学院副院长孙健教授说,今年两会传递出的“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号,这对于我们经贸大学的师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学生就业和教师的科研工作都能从中获益良多。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王明辉说,在今年两会关注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问题带给我很多思考。我们应认真研究,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每位的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左起:孙健、廉思、李福德、王明辉)
通过这次座谈会,大家对两会精神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风,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