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海涛)在2007年1月13日我校召开的2006年就业工作总结暨2007年就业培训工作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就业工作报告》,报告从我校2006年就业工作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两个方面总结我校06年的就业工作,同时报告也对2007年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我校2006年就业工作总体情况
陈建香副书记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我校共有毕业生3300多人。与2005年相比,本科毕业生增加400余人,硕士毕业生人数翻番,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及社会和校园和谐的重要工作,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此情况下,我校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院(系、部)的大力配合下多措并举,使2006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截至2006年12月20日,我校本科毕业生全员就业率93.59%,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5.14%,博士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报告指出,我校很多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多数在90%以上。在毕业生总体流向上,80%以上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60%以上的毕业生在北京就业。
报告指出,通过宣传和引导,2006年我校共有29名毕业生到西部就业,数量为近几年之最,另有11名毕业生充实到北京基层。学校高度重视赴西部、基层就业工作,在学校召开2004届、2005届与2006届赴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座谈会上,党委书记王玲、副书记陈建香参加会议并讲话,为2006届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壮行。
报告指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及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很强,能较好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我校毕业生具有敬业精神和很强的责任心。有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开创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我校毕业生外语能力出色,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毕业生能熟练运用所学外语方便和促进工作的开展,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进入工作角色快。我校毕业生总体口碑较好,也是形成一批稳定的用人单位“客户群”的原因。
我校就业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10月18日,我校学生就业工作接受了北京市教委的就业检查,检查组在对场地和设备及材料检查的基础上听取了专题汇报,认为我校的就业工作党委重视,硬件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我校最终获得“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主任霍占仙被评为先进个人。
我校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我校就业工作成功经验,陈建香副书记在报告中归纳为三点:
一、校党委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报告指出,学校党委、领导一贯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硬件条件上给予充分保障——为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了招聘专用的大厅、就业咨询室、资料室、投影等设备;且按教育部要求的比率划拨就业专项经费,将一定的经费用于就业工作奖励基金,鼓励更多的教职员工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奖励金也逐年增多,如对2006到北京农村工作的11名“村官”进行奖励,到新疆和西藏工作毕业生的奖励额度提高,这些都从实际层面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对毕业生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2006年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校党委批准正式组建独立建制的就业指导中心,形成新的就业工作机制,理顺了体制,整合了资源,调动了积极性,方便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二、以学生为本,全面加强与改进就业工作
加强就业工作的规划、协调与指导。就业指导中心制定、组织和实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制定“就业实施细则”,为每届毕业生编制 “就业指导手册”和“就业材料汇编”,就业指导中心多次在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还邀请部分专家及校友到校开展就业专题讲座、与毕业生座谈,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求职技巧。
密切工作关系,拓展就业市场,为了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印制几千份毕业生的专业介绍,寄送用人单位,广泛推介我校毕业生;为使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我校毕业生的情况,并听取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2005年11月召开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用人单位就业工作交流会”。通过交流活动,密切了学校和用人部门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巩固了与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与合作,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就业指导中心与校团委、院系通过成才择业系列教育,提供政策激励保障等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将工作做实做细。为考研落榜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会,2006年3月17日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考研落榜的毕业生组织了一场招聘会,30多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2006年3月统计了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为这部分毕业生提供短信提示就业信息的服务,并召开未落实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座谈会,与300多名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稳定毕业生情绪、提高求职针对性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6月底,毕业生离校前夕,就业指导中心又通过电话、向辅导员和同学了解等方式掌握每个未就业毕业生的真实情况,体现统计的准确性,做到“毕业生情况全掌握,就业统计无死角”。对于少数确实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根据情况制定了后续的服务措施。
建立就业基地,开展暑期课堂,增强职业竞争力。为了弥补学生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06年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北京、浙江建立了两个就业实习基地,即跨国人才储备项目——广告业实习基地和浙江省嵊州市实习基地。7月就业指导中心又与国内著名的就业培训公司—纽哈斯(Hiall)合作,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方略”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加强追踪调查,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就业指导中心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活动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2006年继续进行毕业生离校前调查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和建议反馈到校领导及相关教学部门参阅。
三、工作重心落到基层,院系就业工作凸显亮点
报告指出,本科评建明晰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就业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2006年本科评建工作,促进了各院系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特色,修订培养方案,注重教师师德风范培养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注重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环境,关注学生成才培养,这些无疑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报告指出,我校各院系对就业工作普遍重视,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系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发动教职员工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总支副书记和毕业班辅导员在就业工作的第一线,细心了解每个毕业生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帮助。
早计划早下手,推进就业全程化。将就业工作从毕业生前移到大三甚至大一、大二的学生。金融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将工作重心定位为教育、引导、指导、服务。一年级进行就业的启迪教育;二年级以来就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形势,了解考验、留学、就业的相关政策与信息,并联系金融机构来校搞宣讲招聘实习生,引导、督促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随时向全体学生通报各年级的就业情况,增强紧迫感;三年级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整体情况,加强指导;对四年级的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坚持“开放日制度”。法学院坚持“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在学生进入大三下学期就在学生中进行摸底,全面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大致意向,根据学生上报的意向进行归类:考研、出国、工作,然后分类召开座谈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通过座谈,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发展方向的选择。
“固本开源”,开拓就业新渠道。外语学院近年来与中兴通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公司每年都到外语学院实地挑选学生,外语学院通过热情的态度、细致的工作增强了他们对我校的信任和好感,每年都有5-10名毕业生到该公司工作。国际商学院举办每年一度的“职业规划拓展行”,邀请知名企业、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学校就业领导毕业生展开交流,同时开展“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贸大职业规划女生专场”、“就业心理讲座”、“第六届模拟招聘”、“招聘之星”挑战赛一系列活动,参与的毕业生均表示收获很大。
明确工作重点,帮扶困难学生。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金融学院都对家庭经济、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困难生”给予了重点扶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自信,认清自己的优势,引导他们“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尽管这部分学生仅占毕业生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但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意义。
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就业全员化态势。调动教师积极性,外语学院根据小语种每个专业学生较少,教师对学生都较了解的特点,鼓励任课教师利用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发挥学生干部及社团作用,研究生部组织研究生职业竞争力协会、职业拓展部和外联部联合行动,举办 “心动、行动、求职路”大型就业指导活动及各类讲座和报告会。同时设立每期15小时的常规培训,教授求职技巧、商业道德、事业启航等,帮助同学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行动。研究生部和商学院均设立就业信息联络小组,选拔、任用了一批有能力、有工作热情、有责任心、有积极性、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负责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搜集、传递及毕业生情况的了解工作。很多院系都设立了毕业班网站,互通信息,彼此激励。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法学院主动与部分毕业生家长取得联系,使他们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就业的形势与政策,使他们能够加入到就业工作中来并成为其中的积极推动因素。
新专业新举措,努力帮助学生就业。作为新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年是第一届毕业生。中文系在就业工作中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学生做好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同时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筹建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四、齐抓共管,通力配合,营造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和谐氛围
报告指出,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就业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部门认识高度统一,行动密切配合,只有一个信念:为毕业生服好务。在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业生离校的氛围设置、具体安排及一条龙服务,对我校就业工作的宣传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提供场地和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为我校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7年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对于2007年的就业形势,陈建香副书记在报告中进行了四点分析。1、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2007年全国共有毕业生495万,比2005年增加82万,增幅达20%,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体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十分突出。2、学校专业大多属北京市非紧缺专业,在2005和2006年北京市人事局公布的紧缺专业名单中,我校只有会计和市场营销专业在其中,部分专业已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使我校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这对就业工作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难度。3、学生期望值较高,与职场需求往往错位。学生在择业地域选择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择业行业选择上,集中在外资企业,国家机关,大型外贸国有企业、银行等竞争激烈的就业领域,这种就业取向严重趋同的现象必然使部分毕业生无法如愿。4、就业指导队伍整体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尚有待提高。目前受过专业训练和有丰富经验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少, 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任务相当艰巨。
在报告最后,对我校下一步就业工作陈建香副书记提出三点思考。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把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学生根本利益,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创建一流大学的大事予以重视和抓紧抓好。应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完善时间与教学体系,重视提高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职业发展后劲。这也应当成为学校各有关部门和院系予以普遍关注的课题。
2、加快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和全员化进程。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应从大一开始,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提升和求职能力支持及主动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培养训练工作。特别重视发挥院系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广大教职工和校友的作用。
3、加强就业工作专、兼职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组织校、院(系、部)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学习、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交流和研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开展就业指导的能力,加快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