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提升教职工财务报销规范意识,法学院举行“财务报销培训与常见违规问题讲解”专题培训讲座。我校财务处会计核算科科长李硕老师及杨雪琦、于溅溪老师主讲,法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

服务优先、协同共治
李硕老师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与流程演示,系统讲解了学校经费使用规范与风险防控要点问题。李硕指出,此次培训是财务处推进“管理服务下沉”的重要举措,旨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定点支持学院,构建“服务优先、协同共治”的新型合作模式。她强调,随着经费来源多元化,教职工需精准把握不同经费的性质与使用边界,避免因认知不足引发违规风险。

明确经费属性严控支出范围
针对经费界定,李硕老师详细区分了科研经费与非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科研经费需通过编码规则区分纵向、横向课题;非科研经费中的“双一流专项”“教改专项”等则需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原则。在支出范围方面,她结合实例指出市内交通费需区分师生报销标准、劳务费发放须附签收凭证、资产采购须提前落实预算审批等高频争议点。
以案示警 严打违规行为
李硕老师对财务报销流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通报了学校联合审计部门整改的风险问题,并重点剖析了虚假发票、虚构事项等典型违规警示案例。
互动环节中,法学院老师就“非课题组成员咨询费发放”“差旅起始地变更”等具体问题现场咨询,财务处老师逐一细心详细解答。
最后,法学院冯辉院长感谢财务处“送教上门”。他表示此次讲座举办及时、专业性强、内容充实、聚焦工作实际,从互动交流中能充分感受到老师们都很有收获,大家“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更加深入学习了财经纪律政策、财务风险防控等,进一步增强了财经纪律意识。法学院将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始终绷紧纪律之弦,严守财经纪律底线,做好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规范财务报销流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