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中国和比较的视野”国际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7日 编辑: 刘海军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中国和比较的视野”国际研讨会举办。副校长梅夏英、法学院院长冯辉、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陈宏宇、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法学院教授、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左海聪主持。

梅夏英教授在致辞中以盛夏的蓬勃意象热情欢迎与会嘉宾,并回顾了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在涉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卓越贡献。他指出,作为以“外”为特色的高校,贸大法学院40多年来培养了众多国际经贸法律人才,其毕业生活跃于全球经贸领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研讨会主题鲜明,议题丰富,必将产生丰富研讨成果。

最高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陈宏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最早缔约方之一,高度重视公约的适用,并通过规范性文件、典型案例和司法实践推动其统一实施。通过指导案例和涉外典型案例,中国法院对公约的根本违约、合同订立形式等条款作出权威解释,相关裁判被联合国贸法会收录,为国际实践提供参考。

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在致辞中强调《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指出中国作为公约的早期缔约国,已积累了三十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CISG在仲裁案件中的适用日益增多,近五年北仲受理涉及CISG的案件达26件,显示出当事人对公约的认可度逐步提升。

冯辉在致辞中热烈欢迎中外参会嘉宾,并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Ingeborg Schwenzer教授、陈宏宇法官、陈福勇副秘书长、郭鹏讲师、王磊编辑为最新出版的Selected Chinese Cases on the UN Sales Convention (CISG) Vol. 4一书揭幕。

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北京仲裁委员会等机构的实务专家,也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0所中外高校的教师。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CISG在数字时代的扩展应用、CISG中的根本违约与损害赔偿、CISG适用的统一性和可持续性、CISG适用和解释的比较、CISG适用中的突出实务问题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呼吁,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广国际商事统一法和CISG的教学和研讨,加强法官、仲裁员、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的CISG专题培训,深化CISG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学术交流。撰稿:李雪童 审稿:李欢欢 左海聪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