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周鑫卓 摄影 董昕怡)11月6日晚18:30,我校通识大讲堂图书馆人文文化系列讲座第二十一讲“书画鉴真与辩伪”于图书馆109报告厅正式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博士担任本次讲座主讲人。本次讲座由我校图书馆、教务处和民革朝阳区第七支部共同举办。
讲座伊始,朱万章博士首先强调了书画鉴定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古董文物的鉴定,书画鉴定是一种无法依赖仪器的人工作业。真假之间的诸多细节,都需借以专业知识进行推敲,有赖于人的经验和智慧。本次讲座中,朱万章从形制类别、款式断代等角度出发,将书画鉴定知识向听众娓娓道来。
书画的形制,往往可以成为时代判断的重要依据。就对联而言,最初的楹联出自五代,行书五言联则于明朝末期始现,直至清朝后期,方才有了金文隶书等字体的对联。论及此处,朱万章展示了一张赝品照片进行说明。对联之外,朱万章简述了屏风、扇面的时代知识。绢绘的条屏创于明代后期,多人共作的条屏则初见于清末;扇面书画源自明代中期,却于乾隆年间迎来创作热潮……书画的形制,即是它的时代符号。
除却分析形制,款式断代的考究也是字画鉴定的重要方法。朱万章指出,落款的细节可以反映诸多的时代信息。宋朝画匠大多身份低微,故而画作之中鲜有字迹,甚至并无上下款;自明朝始,画匠地位上升,字画的署款处于显要位置,甚至可以附上作者的职衔;清朝之后,还出现了多个称谓并列落于署款的现象。
画中建筑的风格,亦可成为时代考究的判据。以清明上河图等名画为例,朱万章谈及了字画中的若干建筑知识:宋朝城门为方形,而明清城门则为拱形;宋代建筑鸱尾向内,清朝建筑的鸱尾则朝外;宋代石础呈倒脸盆状,清代石础则为鼓状……一副宋朝的画作,若是出现了拱形的城门,亦或有朝外的鸱尾,便极有可能为赝品。
主讲完成后,本次讲座进入问答环节。对于金融学院黄津同学所问“如何择取书法学习临摹对象”的问题,朱万章博士指出,要尽量向名家学习,同时也要兼顾自身兴趣。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大家,一瞥一捺临摹学习,终将得益匪浅。
去伪存真,是艺术文化领域永恒的主题。本次讲座中,朱万章博士用心准备,为听众带来了丰富的书画鉴辨知识。伴随着经久未息的掌声,本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通识大讲堂图书馆人文文化系列讲座-“书画鉴真与辨伪”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