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新发展
——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校新闻网讯(图片 陈宏灵 王澜 区域国别研究院 供稿)2023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得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由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承办。论坛主题为“区域国别学的新前沿、新动态、新发展”,中国前驻赤道几内亚、乌拉圭、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大使、资深外交官汪晓源大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陈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研究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出席本届论坛,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院的院长和知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20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云端。
全体嘉宾合影
王强副校长会见与会嘉宾
王强副校长致开幕辞
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和闭幕式四个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强教授致论坛开幕辞,王强副校长指出,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正值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节点,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奋进之际,需要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协力将区域国别学建设为教育强国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阵地。
主旨演讲一:区域国别学的顶层设计和方向谋划
主旨演讲一发言嘉宾
首场主旨演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军教授主持,共五位领导专家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方向布局、模式建设,以及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意义价值、内涵导向、方向定位等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入探讨。
中国前驻赤道几内亚、乌拉圭、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大使、资深外交官汪晓源大使发表题为“促进中外了解,服务国家发展——关于拉丁美洲和中拉关系的几点看法”的主旨演讲,提出开展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动静结合,既关注国别政治、区域关系发展动态,也要聚焦当地的风俗人情、社会环境和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研究员发表题为“俄罗斯和欧亚研究: 学科发展与前沿问题”的主旨演讲,提出区域国别研究需要秉持“通、深、准”的基本要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方法、合理应用新兴技术工具,坚持问题导向,重视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发表题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的主旨演讲,阐释了区域国别研究的总体布局思路,区域国别研究院的三大顶层设计,以及区域国别学顶层设计需要把握的三大方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以“高校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为题,提出了区域国别学的“六位一体”建设模式,即以学科、智库、媒体为基础,秉持“共性”,突出“个性”,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陈杰教授以 “高校发展区域国别学的‘1+1+X’模式”为题,提出了高校开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要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为国内高校开展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模式参考和路径建议。
主旨演讲二:百花齐放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格局
主旨演讲二发言嘉宾
第二场主旨演讲由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陈杰教授主持,共四位领导专家阐释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基础谋划、机制设计和内涵导向,分享了开展学科建设探索的宝贵经验。
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教授以“区域国别学与世界史交融下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河南大学以色列中心为例”为题,深入剖析了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科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发表题为“区域国别学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的主旨演讲,提出在当前全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热潮下,更需要冷静思考、全面谋划、理顺机制,解决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存在的两个异化、十大关系和三个核心难题。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结合澳门特区的现状,探讨了区域国别学方法论和学科建设目标,介绍了立足澳门特区特色与使命,开展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经验和思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军教授以“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贸大模式探索”为题,介绍了贸大“有积淀、有特色、有团队、有支撑”的区域国别研究智库平台模式,分享了学校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及路径。
上午的主旨演讲得到了全场的热烈反响和一致认同,与会嘉宾表示发言内容准确把脉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全面谋划区域国别学顶层设计和建设方向,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明晰方向、指引路径、强化引领。
随后的专题研讨环节共分为三大主题,与会专家分别就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区域国别学学科内涵构建和区域国别有组织科研分享洞见、交流经验。
专题研讨一: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路径
专题研讨一发言嘉宾
首场专题研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院长梁占军教授分享了以“协同”为理念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建设历程,提出了在落实协同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科办副主任、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蔚磊教授介绍了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三大国际模式,以国际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为牵引,梳理了我国开展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挑战。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庆立研究员在发言中强调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塑造跨学科的能力,并提出了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跨界融合的路径建议。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戴永红教授介绍了深圳大学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条件,顺势、借势开展国际复合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聊城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赵少峰教授结合聊大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建设历程,提出了地方高校开展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甘肃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张建锋教授介绍了西北地区高校开展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挑战,提出了跨学校、跨学科、跨国别联合培养的解决举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院院长管秀兰教授介绍了区域国别学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分享了外语学科开展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路径和经验。
专题研讨二:区域国别学学科内涵及体系构建
专题研讨二发言嘉宾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庆立研究员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教授深入剖析了区域国别学作为跨学科研究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了学科融合的建设思路。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卢光盛教授指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要聚焦问题发展、具备问题意识,构建区域国别学理论共同体范式。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福建江夏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张永蓬教授提出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关注前沿性问题、聚焦国家利益;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具有目标引领性,发展区域间比较研究,上升全球体系视域。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晨研究员强调中国区域国别学研究应有大国的关怀,重视和强化大国的小国研究,推动区域国别学中的小国研究发展。福建江夏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郑竹群教授从全球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学有机融合视角分析了区域国别学的相关概念,提出区域国别学应发挥特色、融合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专题研讨三:区域国别学有组织科研与平台建设
专题研讨三发言嘉宾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院长梁占军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广猛教授结合国内调研情况和实践经验,对外语院校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展望。青海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马海龙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立足边疆、服务大局的建设定位和未来建设思路与展望。曲阜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李敦球教授从区域国别学视角分享了对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发展的观点洞见,介绍了立足战略、聚焦问题开展区域国别研究院建设的实践经验。
闭幕总结致辞及论坛现场
论坛闭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李力教授主持,专题研讨各主题的主持人就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深入点评。熊李力教授在闭幕总结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背景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更需要紧密团结、深入交流、形成合力,协力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本届论坛汇聚了全国区域国别研究和学科建设领域的领导、院长和专家学者,增进了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交流与见解,凝聚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共识,相信以本届论坛为平台和起点,全国范围内区域国别领域的领导专家能够继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增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思维的碰撞,强化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推动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