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贸大举办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日 编辑: wangzheng

校新闻网讯(政府管理学院供稿)12月10日,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财政学优势学科、《财贸经济》编辑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预算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同时还得到了《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编辑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30余所院校、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

 

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合影

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洁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财贸经济》主编何德旭致辞。洪俊杰副校长指出,当前财政已经深度嵌入、全面参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职责使命。本次论坛不仅响应了中央对构建现代财税理论体系、推进财税改革的迫切要求,也响应了中央对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号召。他强调,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青年学者们应该思考如何从实践中提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财税理论体系;在政策实践方面,应聚焦中国当前现实问题,解释重要财税现象、解决重大财税改革问题、评估重大财税政策效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财税青年学者的力量。

 

洪俊杰副校长致辞

《财贸经济》主编何德旭阐述了举办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的重要意义,指出会议能够为从事财政学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研究的青年学者搭建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了解学科前沿、探讨研究方法,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新平台。财政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财政学科体系而言,青年学者大有可为。他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财贸经济》都将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携手推动中国财政学学科建设,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做出贡献。

 

何德旭院长致辞

主旨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发表题为《财政学研究要立足于“用”》的主旨演讲。高培勇指出,财政学是致用之学,财政学研究要付诸于实践,经受实践检验。对于如何使研究立足于有用、能用、管用,他分享了五点体会和建议:第一,坚持问题导向,财政学研究要因问题而生,要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己任。第二,坚持调研为基,研究要建立在充分的实地调研基础上,调研不仅是为了掌握具体情况,更是为了获得实践的感知。第三,坚持做专家之作,有四个基本要求:1.接受系统的学习和训练;2.在某个领域内长期耕耘;3.对财政学领域专业问题高度敏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获主要矛盾;4.拥有在领域内从事研究的基本资源。第四,坚持锻造职业产品,要对所从事的研究和学科高度敬畏,绝不做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天马行空之作。第五,坚持确有贡献,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贡献性。最后,作为上述五条之总和,最重要的是要有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情怀。

 

高培勇学部委员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白重恩发表题为《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的主旨演讲。白重恩从2014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出发,指出为何在世行经济发展“制度质量”排名不高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却取得了高速增长?可能的原因有:第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10个分项数据并不全面,例如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市场监管和市场体系等并未涵盖其中;第二,非正式的“特事特办”制度在促进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特事特办”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改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我国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营商环境的综合排名上升至31名,其中的大部分小项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新时期理念下,对监管和市场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高质量发展导向带来的多目标管理使得营商环境的改善更具挑战。多重目标下各目标如何互相协调?如果有冲突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都应该是青年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白重恩发表主旨演讲

青年学者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斌主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发表题为《新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的主题演讲。范子英以新个人所得税改革为背景,指出应该关注的关键问题:第一,新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多少,给定目前所有政策,能够使得基尼系数下降多少;第二,每一类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第三,免税条款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新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较弱,个人所得税税后基尼系数为0.385,与税前相比仅降低了0.45%。其中,汇算清缴对收入分配作用最大,专项附加扣除作用有限,而基本费用减除标准和免税条款将产生相反作用。未来可以从取消免税条款、做实专项附加扣除和扩大综合所得范围等方向对个人所得税设计进行改革。

 

范子英发表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发表了题为《地方债务的新问题和几项研究》的主题演讲。马光荣回顾了2015以来地方债务治理改革,同时也指出长效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并且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当前,地方政府显性债券流动性较低,且发行利率与国债差异极小,还存在利率趋同、利差管制等现象,利率难以反映各地区财力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最初债务限额分配采取正向激励的原则,向财力强、风险低地区倾斜。但是,实际分配却非如此,还存在均等化、化解当前风险“救急”的考虑,以及债务“转移支付化”的问题。目前地方债务治理“开前门”对“堵后门”的作用逐渐微弱,未来需要注重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中央和地方关系优化等政策措施。

 

马光荣发表主题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李明发表题为《现代预算制度的实践体系与问题研究》的主题演讲。李明从二十大报告中阐述的“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出发,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预算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结合各阶段的特征,指出预算制度经历了从最初 “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1.0版本,到“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2.0版本,再到党的二十大之后 “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3.0版本的演变过程。重点基于强化预算资源统筹、改进预算资源配置、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公开透明等重要议题,详细阐述了我国的典型事实和改革实践,并深入分析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李明发表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发表题为《统一货币度量衡与国家收入能力塑造》的主题演讲。何代欣指出国家从社会经济中汲取财政资源的能力是最为根本的国家能力,增强国家收入能力是迈向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基于1933年“废两改元”前后的财政货币史料,他发现“废两改元”使得每个城市平均每年贡献的中央财政收入增加约600万银元,增幅相当于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的4%,说明统一货币度量衡能够显著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政策启示是政府能够推行降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改革达到提高国家收入能力的目的,以此加强财政与货币、金融的协同,实现促进流通和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价值。

 

何代欣发表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投稿近200篇,最终入选研究论文36篇、智库成果6篇。谢贞发、刘琪和杨思雨的论文《中国企业捐赠税收价格弹性估计》;田彬彬、张欢、林超和李文健的论文《从冲突走向协调:税收任务视角下的优惠落地》;欧阳洁、陆毅和彭鹭的论文《信息摩擦、预算监督与政府支出效率》;冯晨、杨健鹏、张静堃和邓敏的论文《税收预算增长压力下的财富转移与税负不平等》;李嘉晟、李培和陆毅的论文《Engine-Specific Tax Program》荣获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合影

本届论坛还设置了7场平行论坛,涉及财税体制、税收征管、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制度、财税政策与企业行为、政府治理与规制、财税政策评估等重要议题。每场平行论坛均有3位财政学资深学者主持与评议,青年学者们充分地展示了研究成果,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术交流。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