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北师大张莉教授为中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0日 编辑: 雨晴

校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蓝尹 中文学院供稿)2024年5月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举办惠文书院前沿讲座·中国文学国际传播工作坊的第九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应邀作为主讲嘉宾,为同学们做题为“女性视角与萧红散文”的专题讲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邓如冰教授主持本次活动。

邓老师介绍了主讲嘉宾。张莉老师一直活跃在当下的教学一线和文学现场: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她曾获评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开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慕课、《张莉的女性文学课》音频课;作为一名评论家和学者,她的《小说风景》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持微火者》《众声独语》,主编《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明月梅花:2023年中国女性小说选》等。

张莉教授通过萧红具体的三部作品向大家介绍萧红的创作历程。由《商市街》体会萧红“越轨”的写作。其次,由《回忆鲁迅先生》说明萧红对于散文的重要贡献。再次,由《呼兰河传》品味独属于萧红的表达。以萧红的散文写作为切入,重建女性散文的优秀传统。“这是我第一次从女性视角对萧红散文进行研究,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解读能让更多朋友了解萧红的散文,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到萧红散文里所蕴含的女性视角。”张莉强调,中国女性散文的传统由冰心女士开始建立,但真正开启中国女性散文起点的是萧红的《商市街》,后者成为百年来中国女性散文写作的基本脉络。张莉老师从萧红谈到三毛、龙应台、李娟,进而为大家引入了“新女性写作”的概念,强调女性写作应具有日常性、艺术性和先锋气质,远离表演性、控诉式及受害者思维,要把女性放在人类社会、大自然、宇宙中去理解。

邓如冰老师对萧红散文和女性文学进行总结。学生代表侯卓君向张莉老师献花,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