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培养与实践”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25日 编辑: 于璐

校新闻网讯(外语学院供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培养与实践”于2024年9月22日成功举办。该论坛既是我校纪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也是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洪堡论坛的分论坛和我校73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主办,邀请了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如何提升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的培养水平与实践能力。本次论坛反响热烈,现场座无虚席,展现了论坛的重要影响力和广泛关注度。

论坛由外语学院院长李运博教授主持。李运博教授简要介绍了我校13个外语专业的发展状况,强调了外语专业与区域发展的紧密联系,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节点,并隆重介绍了与会嘉宾,其中包括多位教指委领导、全国日语、韩语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以及京津冀地区主要高校MTI项目负责人,充分展现了本次论坛的高规格与重要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二级教授、文学部部长向明友教授致欢迎辞。他强调,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和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的需求愈发重要。向明友教授分享了我校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创新举措,呼吁京津冀地区各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化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服务国家的对外传播事业。

教育部外语专业教指委日语分委会主任委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修刚教授作了题为“认知语境在对外翻译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的基调演讲。他指出,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精确度,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认知语境障碍对翻译效果的影响,呼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融通中外,打破认知障碍,以提高翻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译审以“在培养翻译人才过程中同步增强国际传播意识”为题发表了基调演讲。他结合当前国际传播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体育领域的国际舆论,提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以共情共鸣的方式处理意识形态差异,强调了翻译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对传播对象心理的深度理解和文化差异的尊重。

教育部外语专业教指委非通用语分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教授在题为“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的演讲中,详细介绍了翻译实践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并就设立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的可行性提出了深刻见解,展望了未来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高峰论坛分为两个专题,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院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费晓东副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郑皓瑜副教授主持。

在论坛一“新时代、新文科,MTI该当何为?”上,吉林大学宿久高教授结合在汉日翻译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指出当前外语学习者汉语基础薄弱的现实问题,强调了提升汉语能力的重要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李爱文教授从专业化角度分析了翻译硕士教育,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来应对翻译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北京大学孙建军教授分享了北京大学在跨学科教育中的经验,展示了翻译项目管理教学案例,阐述了北大在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实践;武汉大学李圣杰教授提到,尽管小语种专业在国内部分高校正面临缩减,但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仍然至关重要,尤其是雅致语言的翻译能力培养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论坛二“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上,北京大学马小兵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日语MTI项目的建设历程,分享了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并强调了跨学科知识在日语翻译教育中的重要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陈冰冰教授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分享了她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经验,指出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实际项目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天津科技大学潮洛蒙教授探讨了理工科院校在外语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外语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宝贵经验;河北工业大学陈建副教授则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日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展示了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跨学科协作项目取得的成果;河北大学党蓓蓓副教授介绍了河北大学日语+康养产业改革试点项目,并指出了这一新兴领域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

此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为京津冀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外语及翻译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培养能够胜任国际传播需求的高端翻译人才势在必行。此次论坛不仅为推动国际传播与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今后高校间的深入合作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