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贸大拾忆 > 原创征文 > 正文

原创征文

[感受·北京] 燕京杂感

发布时间: 2010年11月28日 编辑:

燕京杂感

作者

昔年广厦畏皇恩,千年转眼不留痕。

盛世哀鸿今何在?只得今日半缕尘。

自小长在四九城,及不上那提笼架鸟的闲散日子,却也算是活的自得其乐。也曾立大志于平生,也曾为小事而心灰。但于北京而言,我却只是挣扎其中的芸芸众生之一,千年古都记录了数不清的日出日落,生死悲欢,对我们都只一瞬,对它,却是永恒。

祖上据说曾是满清贵胄,如今却早已改了汉人姓氏。历史真是没溜儿,当年皇太极“满汉一家”的毕生宏愿,到我们现代这几辈儿才算是给圆了,如今四海昇平,民族大团结,你看着可欣慰了?

前日偶经德胜门,遥遥望去,昔年北京保卫战的纷飞战火仿佛又扫过眼前。今人多晓德云捧哏的于谦,又有多少记得守着德胜门,保着北京城的那位?纵使做得清风两袖朝天去,又怎堪闾阎话短长。古人真能习惯寂寞,今人早忘了于少保的大恩,他却仍在香火不旺的西裱褙祠堂静看世事,这份风骨,忘于今朝,却存于千古。

想起于谦,就不得不说说大明。历朝历代我最爱明朝,论盛世,盛不过大唐,论疆域,广不过大元,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勇气又有多少人有?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得多谢他们,建了、护了燕京这么多年,后人才得享盛世荣华。于今,我也要多谢蒋校长,让燕京得享一时安闲;多谢毛主席,让古都得以再续辉煌;多谢傅将军,让北平免于战火。这许多的感谢发自肺腑,只因从此,世间不会再论千疮百孔的古城,中国却多了个汇聚四海的首都。

中学时学校紧挨琉璃厂,闲暇时总会去逛逛,不为别的,只为拐进街角扑面而来的那一股历史的气息,仿佛一瞬便能让你回到那书香墨秀的时代。画坊林立,骨著成堆,荣宝斋的书画依旧包罗万家,信远斋的酸梅汤却是连渣儿都没剩下,一存一败,商场更迭可见一二。古制虽已不存,但今日藏玩之风只怕更胜往昔,人道“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此话委实不假。英国人说我们都是“瓷器爱国主义”,我们就认了,不说富豪们是真为着追寻文化而去,还是被其他价值牵了头,好歹它也还有爱国两字不是?

还是太小,早生个几十年,许是能身上穿着瑞蚨祥的缎子,脚上蹬着广盛祥的布履,嚼一口大顺斋的糖火烧,嘬一口信远斋的酸梅汤,得空再去小楼饭馆尝尝烧鲇鱼,那生活比之穿着耐克,玩着网游,吃着KFC,可有不如?如今的北京,太多的文化汇聚,太多的新老交替,使得它渐失本来颜色,人们多是喜新厌旧的,多少年的历史沉积才受得住这年年月月的新物冲击?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大水淹不了,战火烧不化,如今却被儿孙们亲手一点点拆掉了,可悲啊,至于卖了传家宝来换今世欢乐么?

虽说是这样,但生在新北京,却多多少少抛不下对这“新”的感情。繁华的步行街,更新之快的文化盛宴,虽未免浮躁,却也别有一番风致。如今的北京城,誉达四海,汇天下贤才,再不是偏安一隅的边远小城,也并非奢靡痴华的帝王独享,淡去一身疲惫,只余绝世风华。我又何必诸多抱怨,就这么一直看着我的家乡成长,就像他从小看着我一样。

云散风消,花残月缺,六朝古都又岂是只经了六朝?慕容氏的千古悲哀,海陵王的少年得志,永乐大帝的郁结抱负,少年光绪的大志难舒,千万人的生生死死,多少人的喜乐悲欢,又岂是区区几笔就能写尽的。

文尽于此,不由生发感慨:

千古一瞥暮霭沉,紫禁城头月色深。

纵使来生再做选,不悔生作北京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