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科教学专题

特稿:搭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 重构2015级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16年01月19日 编辑:

搭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重构2015级培养方案

编者按 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校正式出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学生培养全过程。在此背景下,我校重构《2015级培养方案》,搭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岁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前夕,我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联合教务处以及全校各学院、教学单位出版了8个版的2015年本科教学工作专刊,对本年度我校本科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 倡导“全人教育”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在每年《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我校对2015年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构。

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校领导走进课堂听课、巡视教学情况

2015级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以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为指导思想,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倡导“全人教育”理念,培养融合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个人情操、创新思维及健全人格为一体的“完整的人”;实行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落实“一体四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为主体,以基于荣誉学位的科学型人才培养、基于主辅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于职业导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基于双向交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四种模式为辅助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委员会研讨培养方案

拓展通识通修课程 夯实学生成长基础

“文理兼修,以博取胜”,“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可见通识教育对于强化大学的“公民教育”职责和促进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对此,从2015级本科生开始,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程”调整为“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分为九大课程组,分别是新生研讨课、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英语、体育与健康、人文素质类、数学、信息技术基础、经管法基础、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程组。该平台打破院(部)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广深厚的包含多种课程门类的综合课程构架,真正落实“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大空间和自由度。

在通识课程模块中,人文素质类课程进行了结构优化,由原来的自由选课模式改为分组选课模式,共设置了“文学与写作”、“艺术”、“文化与历史”、“哲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六大模块,学生应选修8-14学分,其中“艺术”为必修学分。对于我校欠缺的“自然科学”模块,借助于MOOC和学院路共同体给予提供,这样基本保证了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完整性。

强化数学文化素养 实现数学教育全修模式

为了提高全校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2015级培养方案》首次要求全校所有专业修读数学课程,包括英语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和中文学院,并构建数学课程分级教学模式,分为A(要求学分:20-24学分)、B(要求学分:16学分)、C(要求学分:4学分)三类,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所在专业修读数学的级别。

在通识教育中,数学文化是人才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不只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数学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对于人的更完美发展,对于人的思维发展和逻辑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著名高校早已把数学课作为文科生的必修基础之一。所以,在经过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后,在全校实现2015级本科生数学教育的全覆盖。

精炼学科基础课程 打造大类招生雏形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规定,2017年全面推进高考招生改革,实行大类招生是一个基本趋势。为做到未雨绸缪,2015级培养方案在重构过程中要求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同学院同学科前三学期课程设置一致,精炼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同时将学科基础选修课进行模块化再造,构建包含“精英人才”、“通用人才”和“创新创业”三个课程模块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方式转换调整 新生研讨全员覆盖

为深化学校课程体系改革,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的学习氛围,领略和熟悉大学的学术风采,尽快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2013级新生起,全面组织开设本科新生研讨课,旨在架设教授(副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桥梁,提供教授(副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重在对学生进行人生引导、价值观教育、规划大学生涯等,为新生提供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鼓励新生在小组中进行思考、交流,初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交流与表达能力,使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型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尽快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的学习模式奠定基础,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2015培养方案在此前运行基础上,对课程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学生覆盖面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作为面对全体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以教授引导、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以培养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为目的。在课程教学方面主要采用小班教学形式,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限制在30人以内,具体人数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规模确定。对应1学分16学时的课程,主讲教师为1人,原则上需具有副教授(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新生研讨课围绕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口头以及写作训练为主,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课程内容应当突出研讨和互动,注重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在考核环节要求以开放式考核为主。

落实“双创”精神 推出“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为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结合我校校情,在2015级培养方案中首次推出“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有至少2学分的该模块学习。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球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创业实践》、《女性创业》、《IT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国际创业》、《责任型创业》等特色创业课程群。

强化国际化办学特色 丰富跨学科实验班内涵

为进一步突出我校国际化特色,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我校不断完善立体化的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培养实验班体系,在2015年培养方案中,我校共设置了“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经贸人才“三语”实验班、经济学实验班、全球管理实验班、涉外型卓越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法律与金融实验班、英语专业财经新闻方向实验班、精算与风险管理实验班及“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经管人才培养”项目等9个实验班,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案》是一个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它不仅允许学校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同时还特别注意为我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015级《培养方案》的重构与落实,既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和改革思路,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校广大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它能够成为广大学生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成为更具时代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约记者 蒋先玲)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