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雪竹) 6月30日下午,我校在诚信楼三层会议厅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参加会议。施建军校长总结“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并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二五”:辉煌发展中的贸大
施建军校长表示,“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施建军校长从七大方面汇报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工作总结。
一是学科建设。在过去的四年中,学校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学科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完善,重点学科建设有所突破,学科专业评估取得较好成绩,学科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高。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修订、制定人力资源相关制度20余项;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取得突破。四年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实现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
三是专业建设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和巩固重点学科已有优势专业,积极发展相关学科的其他专业,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专业为龙头,重点学科、非重点学科互相支撑,优势专业和一般专业互相补充,点面结合,协调共进的良好态势;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化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招生就业方面,我校本科招生在全国录取分数继续保持了在全国高校招生中生源的领先地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了适度稳定增长。
四是学术研究。各级各类课题数量明显增加。2011-2014年,我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509项,已超预设目标的2倍。截至12月30日,“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接横向科研课题501项,比预设目标超出39%。科研经费显著增长。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共有32篇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的批示。
五是国际化建设。我校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办学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比重日益加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学校不断开拓学生海外实习项目;我校留学生教育在总体规模、学生结构、办学层次、教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中的相对领先地位;孔子学院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是资源保障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达到了图书年入藏量不少于20000种,电子资源占总经费的50%的目标;学校铺设无线网络专用光缆近30千米,无线、有线实现统一认证管理;后勤服务集团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后勤支撑保障体系;档案馆/校史馆2011年完成校史馆的建成开馆;完成科研楼、综合体育馆、留学生综合楼和教学综合楼前期的建设;学校总资产增长54.44%,净资产增长58.58%;教育基金会共获得协议捐赠2.27亿元,实际到账金额1.54亿元,获得教育部配比资金1.23亿元,共计2.8亿元;学校积极推进“办实事工程”,帮助教职工融通住房资金,每年提高教职工工资收入。
七是“十二五”未实现的目标,如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学科带头人引进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施建军校长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部署。“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评估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绩与经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行业、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围绕建设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重大改革举措,将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资源配置紧密结合,绘制学校“十三五”发展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完成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院系规划、专题规划的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
施建军校长指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由如下四类规划构成: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学校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专题规划。为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学校将成立“十三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预研与确定基本思路阶段(2015年6-7月中旬);规划文本起草阶段(2015年7月下旬-8月底);规划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阶段(2015年9-10月底);规划审议与定稿阶段(2015年11-12月)。
施建军校长表示,“十二五”期间的贸大,是一个前进中的贸大;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贸大;是一个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贸大;是一个国际化特色显著的贸大;是一个收获丰盛的贸大;是一个真实的贸大。全校要进一步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坚持党政领导、部门组织、民主参与,全力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