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创客(六):彭博用“数据”连通金融世界
——专访彭博中国总经理黄仪全
【编者按】1981年,一个失业的年轻人Michael Bloomberg,在华尔街创办了一家名为Innovative Market Systems的公司(后来改名为彭博),三十年之后,这家公司在全球拥有192个分支机构及15,500余名员工。2014年,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全球营业收入达9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无疑,彭博的成功为立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重要的观察窗口。从“创客”、学术界、再到业界,惠园之声贸大创客团队来到北京金融街,第一线直击彭博,专访彭博中国总经理黄仪全,请他分享一下金融数据以及背后的商业故事。
【公司名片】彭博(Bloomberg)是全球领先的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提供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彭博的优势在于通过创新的技术来快速、精准地传递数据、资讯和分析工具,核心产品是彭博专业服务(BLOOMBERG PROFESSIONALTM SERVICE)。彭博专业服务为全球逾320,000用户提供实时金融信息。
【对话嘉宾】
黄仪全 彭博中国总经理
何霞 彭博中国副总裁
专注:用精准的数据取胜
“提供全球各个市场全面、精准的数据是我们的核心。这些数据涵盖各个资产类别,无论是石油,或者是期权,或者是外汇,我们向投资者提供最全面的数据。而且不止是一个国家的数据,而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和信息。”
---黄仪全 彭博中国总经理
惠园之声: 您好,黄总和何总,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两位接受我们对外经贸大学惠园之声广播台的专访。虽然,作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我们已经非常了解彭博了,但是还是希望两位能够简单地介绍一下彭博的情况,谢谢。
黄仪全:首先讲我们的彭博专业TM服务,也就是彭博终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些情况吧。目前,全球有320,000台彭博终端。你可以了解到,几乎的交易员和投资机构,不论是债券、股票、外汇,都一定会用到彭博的资讯,而且用到我们的终端。我们的终端不仅包括实时数据和资讯,还包括一些分析功能,可以为交易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客户的反馈非常好,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
这几年来,我们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根据市场资讯公司Burton-Taylor的调研,彭博在全球金融数据终端领域,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在亚太地区,较大的一些金融市场,比如新加坡,香港,或者东京,大部分的金融交易员都使用彭博的终端,而且看重我们的性能。
惠园之声:那我想请问一下,在前段时间,汤姆森和路透两个集团上市合并了,希望能够和彭博进行竞争。但是,现在彭博的发展势头一直是很好的,汤森路透一直没有追赶上来。我想请问和汤森路透对比,彭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比较优势又是什么呢?
黄仪全:我认为,我们公司是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一个公司。金融市场一直都在变化,而且变化非常大。所以我们的产品经理们和研发部门的同事都在积极地根据市场发展的方向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去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我认为,这对做金融数据或者金融分析功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是一家非常有勇气和远见的公司。比如全球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机构都缩小人员规模,尤其是他们的分析部门。但那时候我们是相反的,我们是成立一个新的分析部门,来做行业分析,所以招了很多很多以前是在波士顿或者伦敦从业的高级分析师,他们组成了彭博自己的研究团队,我们称为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这让我们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创新:“每个礼拜我们都会推出新的功能”
何霞:这里我想补充一下,其实我们不太方便评论竞争对手。就像黄总说的,我们是专注于不断提高自身、自我改善。从我们公司创立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创新。其实“创新”在中国听起来很老套,但在我们公司每天都真的在追求创新。因为从布隆伯格先生1981年成立这个公司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不断创新,当时个人电脑还未普及,他就是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面,跟他的四五个朋友一起,用他被解雇的赔偿金创立了这家公司。所以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到美国总部去看的话,第一代彭博金融终端机还陈列在那儿,很小。在这之后,凭借不断的创新,今天在我们这个终端里面有两万多种功能,而且几乎每个礼拜我们都会推出新的功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公司已经功成名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举个例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本杂志《机构投资者》? 这个杂志是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是在金融领域非常受尊重的一本杂志。他们每年会做一个评选,在金融行业里面最创新的人和最创新的企业,我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施刚达(Tom Secunda)先生连续三年被《机构投资者》评为最创新第一人。
此外,我们有很多非常专业的人才。我们全球现在是15500多名员工,相比很多大公司来说,我们人不是很多,但是我们这15500名员工里面有3000多名是技术专家。我们产品所提供的所有功能,全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去设计并实现的。我们还有四千多人构成的数据团队,他们是跟全世界很多的交易所、数据公司去合作,以最准确、最快的速度给我们客户第一时间提供金融数据、与金融相关的信息。我们非常的高效专业。举一个例子,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社交媒体发展很快。我记得特别清楚2013年4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公司可以像他们使用网站一样通过诸如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两天后彭博就宣布用户可以在彭博金融终端上看到推特上面的实时信息。当时在业界引起很大的轰动。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功能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做成,可以说,我们公司还是比较有预见性的一直在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所以才能及时宣布类似的技术创新。
还有就是在移动终端上的创新。以前大家都坐在办公桌的电脑前面,每天来了之后看彭博的很多数据,做很多交易。但其实现在这几年的变化趋势很多人都是在移动终端上操作, 比如iPad、iPhone、安卓手机、黑莓上面,我们早就注意到这种倾向。彭博专业服务现在在三种移动平台上都可以使用,不管是在安卓平台上,还是在苹果系统上,或是在黑莓上面。用我们董事长的话说,我们是不可知论者,我们不知道这三种系统最后哪种会胜出,所以我们三种系统全部都有。而且我们当年在移动应用上还获得了美国的一个技术大奖,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体验非常好。更甚者,昨天刚刚报道Apple Watch要推出来,我们彭博针对Apple Watch的APP会第一时间出来。基本上你一天所有的资讯需要,彭博的软件系统全部都帮你搞定了。我们的创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
服务:“一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何霞:最后一点就是客户服务。全球任何一个彭博专业服务的用户,你只要按F1键——我们也称为“help”键两次,马上就会有人回应你,一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比如一个20年的老用户,他对我们工作非常熟悉,他问的会是特别难的问题;有些人是新的用户,可能提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但不管什么问题你都可以问,这是我们对客户的一个承诺。很多客户跟我们说,我们为什么会迁移到彭博?是听说彭博的服务很好。第一,他们要精准。第二,他们要服务。有需求你要马上响应。
黄仪全:而且,我们对市场的开发是非常有经验的。因为我们看的是整个世界的很多的市场,某个市场可能已经发展很快,比较完善,其他市场可能发展较慢。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市场现今的情况来预见另外一个市场未来怎么发展,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哪些事情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市场的发展。
第二,我们每个金融市场都会有彭博专有的一些市场调查。尤其是美国,我们的销售人员不仅是销售,他们要了解市场是怎么做的,交易员是怎么做这些交易的。而且我们各个地区同事之间有很多交流,可以相互了解。这是另外的一个优势。
另外一点,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你在某个市场发生什么事情多多少少是会影响到其他的市场。如果石油价格大跌会影响到其他市场,可能是股票市场,或者可能是债券市场,或者外汇方面都会影响到。提供全球每个市场全面、精准的数据是我们的核心。这些数据涵盖各个资产类别,无论是石油,或者是期权,或者是外汇,我们向投资者提供最全面的数据。而且不止是一个国家的数据,而是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和信息。所以,我想这就是彭博一直保持发展的主要原因吧。
惠园之声:现在互联网对金融市场冲击特别大,现在互联网的一个趋势化可能会免费,但彭博基本还是维持一个高收费的模式,这是它重要的盈利模式。将来互联网对它冲击之后,会不会你们以后会改变策略呢?
黄仪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互联网是一种媒介,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内容,你的内容是否比其他人快,你的数据是否比其他人准确,是否可以做比较。你在互联网上找两个公司的数据,他们两个数据的算法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彭博是把全部的公司他们粗放的数据做一个平衡,做一个模型,让数据具有可比性。在这个方面,收不收费不是通道的问题,收不收费是关于你的内容是否好、快、准确。所以在专业的市场,这些事情是必须有的,必须快的,必须准确的,不是互联网能简单影响到的。
何霞:还有要纠正你刚才说的一点,我们不觉得我们是高价,其实我们价格这些年还是非常平稳的。而且我们提供的是一体化的产品,你买了这个产品之后,我们在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一样的,你可以使用所有功能,基本上我刚才说这两万种功能,你只要买了之后就都可以用。所以这样的话,对很多人来说,他其实用得多,价值就非常高。像黄总说的,我们提供数据,我们不仅提供原始数据,我们还提供很多分析,就是后期我们会提供很多分析和研究报告。我举个例子,那天李克强总理做报告,工作报告出来之后,我们三个小时之内,我们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Tom Orlik)先生,是个会讲中文的英国人,就发表了一篇分析报告,中文也在当天很快进行了翻译。后来中央电视台都注意到这个事情,当晚的《新闻联播》说我们注意到彭博在三个小时之内就上传了对李克强总理报告的解读。我们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都是业界非常资深的专家,有15年以上的经验,他们给投资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分析。所以我们绝对不是高收费。
未来:“中国未来这十年的发展会非常非常快”
惠园之声:彭博的销售人员除了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了解市场,那么你同我们北京当地的高校合作,是否也是一种潜在的了解市场的一个形势呢?通过这样的一个类似于讲座和培训,是否可以通过这样的讲座培训了解到我们使用者的具体用户体验,是否这就是与北京高校合作的原因之一呢?
黄仪全: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会非常非常快,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开放。所以我们的目的是培训,我们是要给中国的大学生了解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一些数据或者一些分析的机会,让大学生知道国外是怎么分析资本市场的。因为迟早年轻人会面对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
何霞: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其实在跟高校的合作,我一开始也提到,我们在全世界的范围就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欧美发达国家,很早的时候,在商学院、金融系就有很多大学都会有彭博金融实验室。这个金融实验室是在给金融系的学生或者有兴趣从事这些方面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工具,他们可以通过彭博金融终端,去进行很多金融市场的模拟操作,老师也通过彭博金融终端进行非常逼真的一些模拟教学。所以当这些同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很多人在华尔街非常抢手,因为他们知道怎么用最先进的数据和工具去进行金融方面的实践。所以近来这些年,中国很多大学都开始设立彭博金融实验室,我们听到的反馈也是。去年有两个在彭博金融实验室学习过的学生拿到很多offer,因为他们之前有这些经验,他们对彭博金融终端用得非常熟。尤其中国这几年一直在推进金融改革,金融市场发展很快,金融机构也都在找这些人才。其实从我们角度来说,我们特别希望这些精英能够在大学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彭博金融终端,通过彭博专业服务了解到国际上的财经资讯。我们彭博特别希望成为最好的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也是是最好的本土数据提供商。所以我们其实在高校里面听到很多非常正面的反馈,其实我们也挺期待贸大的同学有一天可以通过彭博金融实验室会了解更多外面的金融世界。
惠园之声:我们也非常期待。那金融实验室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何霞:现在北大、清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好多高校现在都有金融实验室了。一般是12台终端,利用率会更高一些。我们也会经常有专业人员给学生和老师组织一些培训、讲座,我们的经济学家和行业分析师,去年给清华、北大的学生做了很多专业的分享,他们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一手的金融市场的分析。
惠园之声:非常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我们贸大以后能和彭博有更多的合作。
黄仪全:你们代表着未来,非常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
惠园之声《贸大创客》专题第六期团队:
鸣谢:教室与会议室管理中心主任徐宇航,王铭娴老师联系采访事宜、以及宋凤英、李燕红老师提供的大力支持!
总策划:张小锋 周波
策划:雨竹 李璐
采访:周殿爽 王瑀
监制:杨周楠
文编:王瑀 周殿爽
统筹:王瑀
美术设计:张悦
新媒体: 杨舟楠 韦腾博
党委宣传部、校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出品 惠园之声校园广播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