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特稿] 耿涛:随心抒发 忘我投入

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05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吴轩)耿涛,笔名屋子,1995-2005年,保送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文史哲试验班,师从黄克剑先生,先后获文学学士(1999)、哲学硕士(2002)、文学博士(2005)。他曾创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文学刊》,现为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讲授“西方文论”、“书法艺术”等课程。同时,他还是《问道》辑刊编委、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无心插柳柳成荫

谈起自己大学的生活,耿涛回忆说,那是一段让自己不知不觉坚定目光,渐渐踏上学术之路的时光,正是这后天的机缘跟这块土壤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深深热爱上学术,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下来,让自己获得了人文的身心。来到贸大任教更是让他觉得是一种柳暗花明,是一种偶然更是一种缘分。

耿涛的博士论文《图像与本质——胡塞尔图像意识现象学辨正》曾获2006年度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熊伟青年学术奖”,其中“熊伟青年学术奖”是国内现象学领域中的顶尖奖项。同时,他还在《哲学研究》、《问道》、《德国哲学》、《东南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这些成绩在贸大来说不算多,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专注于学术研究,从而结出一点点果实。”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耿涛显得很谦虚,“这些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激励。”耿涛认为取得这些成绩也是自己无心插柳的结果,自己只是单纯地想去做。对此,他更是希望社会是一个专注投入、相互分享的社会。

乐以忘忧 随心而发

对于在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上的发言,耿涛坦言这只是自己从教工作的一点心得,希望能与其他青年教师一起探讨,互通有无,并作为共勉。他从自己的实际教学体验出发,认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四颗心:自信心,事业心,敬业心,乐业心

树人先树己,人而言为信,在他看来,教师应当自觉树立教师自信心,教学无非是教师把生命中教给自己的话教给学生听。如此,讲出来的话就是信言,是实诚话、是心里话。唯有从心里涌出的话才有可能打动、感染另一个心灵。有感染力的教学一定意味着心灵与心灵的触碰,如此,则大鱼悠游,小鱼从之,良好的教育状态从根本上就做成了。对于事业心的培壅,他认为高校教师有两个职业角色:学者、老师。作为学者,就是以理论的方式为滚滚人间潮流清除淤泥、拔出顽石,寻得源头活水,疏通河道,切实推进人类社会进步;而作为老师,就是要以学者所学,行健不息地教书育人,播撒智慧,点润生命,期待学生早日学成,在广阔社会中亦能卓然成师,专注创造,共同分享,最终成就“人人如龙”的人才济济的盛世图景。

耿涛说:“有职业没事业,人难免会厌倦懒惰逃避。一个人要把职业转变为事业,非得有至大至美的社会、人间愿景不可,而且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唯有如此,才可能产生专注而持久的工作热情。”同时,他更认为教师应该做到教师敬业心的自觉实践,要因课施教、钻研创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立足人才培养总目标下,耿涛曾提出中文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九字方针:有规矩、有品味、有底蕴,还在所教授的课程中设计了原著导读,操作浏览式、语块范式等等的教学法,不断探索着教学模式的创新。

耿涛一直坚持讲课就是一种造境,而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应知道造境的节律,收与放:备课要纲要清晰、资料翔实,这是收,要记得;然而讲课时要“忘掉”,要化,讲课是放,是抒发;讲课结束后回味时再慢慢收回来,静水映大千,要明白忙时专注,闲时欣赏的生命大律潮汐。《易》云:“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不盲目好为人师,但尽量做到学生有求必应。坚实心志,柔软心灵这就是耿涛一直贯彻的教师乐业心自觉养蕴的原则。“老师与学生都应该开窍,他笑言道,“所谓有心得,就是有心才有得。唯有老师乐于教,学生才可能乐于学;唯有学生乐于学,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好之、趣之,才可能激起主动而持久的求知欲。

文化,有生命的感染力

耿涛对书法,篆刻十分热爱,对它们的造诣也很深。曾有书法篆刻作品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他认为中华文化就像一棵有生命的大树,应该发扬。艺术的东西或许很难作为主业,但应该学习它并从中获得一颗踏实的心、一个从容的心态。大学里有各种专业,但人是活生生的,本身还是全面的。我们应当用全面的视角来育人。谈及文化入侵,耿涛表示,“它并不是强制性地让你接受其他文化,这说明其他文化的某种优点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这要求我们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国际视野去面对与反思。”他更坚持文化软实力其实就是一种感染力,是让你在一种温和沐浴中被感染,但同时这股柔软的力量却又是无比强大的。

面对生活与工作,耿涛总是抱着理性与感性相互融合的态度,理性是一种清澈的目光,但感性是一种朦胧的美感。《易经》中对感的解释就是“山上有泽”:山峰是一种理性,泽是一种感性,耿涛认为两者有机的融合才至大至美。人往往不缺山,缺的是水,那种打开心灵的感受力。若水之感会洗礼如山的冷慧,将之陶染得温和敦厚。

“美在生活中,美的东西打通了你与外界的联系。而理性与美感是相互融合的,学问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对于未来的日子,他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寻求更为成熟的贯通与融合。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