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要闻] 共话青年发展 共促青年成才——我校隆重举行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28日 编辑:

青年教师强则贸大强

校新闻网讯(记者 皓月 柳叶 王天竹 摄影 玉君)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隆重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共话青年发展,共商青年成长。428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

论坛特邀专家: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裴长洪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兼国际经贸学院院长赵忠秀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特级教授林汉川出席论坛。我校党委书记王玲、校长施建军,副书记杨逢华、陈建香,副校长徐子健、刘亚,校长助理兼后勤处长王强等出席论坛。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京报等媒体记者到场采访报道。全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和青年管理干部、中层干部代表130余人与会。

我校党办主任张楠主持论坛,她说,近年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沙龙,了解青年教师需求,今天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旨在弘扬五四精神,在王玲书记、施建军校长的共同倡议下,特举办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以弘扬五四精神,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激励青年教师开拓奋进。青年教师是我校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机的一支力量。近年来,伴随着学校事业发展,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今天的论坛发言的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每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发言之前,现场大屏幕播放其成长经历配乐视频,公共管理学院廉思、经贸学院洪俊杰、保险学院黄薇、商学院浦军先后发言。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高扬起头或许也看不尽整个天空,但俯下身子却可看清脚下的方寸之地。”廉思在发言中回顾自己入校两年来的研究道路,用“真、情、实、意”四个字概括自己的体会。“真”即求真务实,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发现真问题;“情”即真情、热情、对人民对社会有感情;“实”即踏实、老实、诚实,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沉下心来做研究;“意”,就是指智慧、意在笔先,把握好度,用心去做事,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行为精英,心系平民。成绩的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困苦。廉思说:“当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你在思考;当别人都在摧毁的时候,你在建构;当别人都在怨天尤人的时候,你在埋头苦干。最终,你将获得成功。现在,有些唐家岭的居民因为没有了瓦片收入而对我恨之入骨,有些蚁族因为不得不面临搬迁也对我有所误解,但我不会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会因被冷落而怀疑信念,更不会因困难而放慢前行的脚步。我深知,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看得淡利益。听到闲言碎语,不要垂头丧气,听到赞扬颂歌,也不要洋洋得意。”

廉思强调说:“是经贸大学给了我一片成长的沃土,让我能够静下心来,长期持续地对学术研究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关注。”他说,学校先后召开了两次人才强校工作会议,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为教师“优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着力推进的“七大工程”中第一项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提出具体推进教师“优先发展”战略举措,为教师全面发展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积极推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这都是我们青年教师渴望已久、期盼已久的声音。学校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这样好的平台,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推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为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学术声誉,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年璧水、一几明窗”。洪俊杰结合自己国内外的科研经历强调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分享了成功的经验是要勤读文献,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他很庆幸自己回国后选择了对外经贸大学。他说从到贸大的第一天,就深深地被学校多元、和谐的文化所吸引。他也庆幸自己成长在盛世中国。中国几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课题,也奠定了学术研究所需的丰厚基础。他还借用古训“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空诸依傍,求得十分之见与大家共勉。

黄薇重点阐述了科研动力、方法和科研作风。搞科研首先学会自我激励,培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半途而废的挖井人永远挖不出水,只有坚持才能有收获。黄薇认为,青年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开阔的胸襟,同时要善于学习,让学习成为创新的动力。此外还要重视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提高自身的硬实力是做科研的本质方法。她说,说起成功,青年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是一方面,一个好的环境更是促进其加速成长的催化剂。在这一点上,感谢贸大为我们提供了和谐、自由、民主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进步的空间。

浦军在贸大的培养下从一名青年学生走向了一名青年教师,他用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为他的成功作注。他强调说,没有教学的科研是孤芳自赏,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无源之水。科研是教学之基础,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教学是科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贸大十五载,给予我的太多太多:他是一位慈祥的老者,传授我经验;她又是一位仁爱的母亲,给予我关爱;他更是一位严厉的师长,鞭策我前行。校训渗透到我们的每一滴血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徐维凡副司长高度肯定了我校举办首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的重大意义,他说,举办这个高规格、高起点、主题突出的论坛,确实是立足学校现实,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举措。四位学有所成、教有所成的青年教师佼佼者与大家共同回顾成长历程,分享成功经验,学校主要领导都能出席此次论坛,说明对论坛非常重视,今后定会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更多更有力的支持。他认为四位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在各自专业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廉思同志,他学术嗅觉非常敏锐,锁定目标,克服了很多困难,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决心,用成熟的专业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为现实服务,关注国家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前瞻性的问题这方面,他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非常难能可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怎样转到关心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廉思同志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他们方向明、思路清、决心大、意志坚强,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衷心祝愿四位优秀青年教师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更大的目标。

我校优秀校友裴长洪书记表示回到母校参加论坛非常高兴。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怎样才能成才?怎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成就?这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党委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四位青年教师“现身说法”,以这个形式纪念五四运动,这个举措非常有创意,值得学习,更是对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一次检验和总结。

校长助理赵忠秀认为,持续的工作热情是这些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教学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只有把教学当做事业去做,才能在学术上不断挖掘,在方法上不断创新。

林汉川教授在点评中将青年教师的发展原因总结为三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寻找创新的突破点而实现的厚积薄发。

现场互动环节,与会的青年干部、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并就如何长期保持高昂的科研热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教育报记者提问,对我校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施建军校长指出,我校既要引进,也要培养,以培养为主,从而使青年教师的能力与我校特色相结合。他生动地将这种战略比喻为“要两条腿走路”。

“青年教师强则贸大强,青年教师有希望则贸大一定有希望。”施建军校长在讲话中表示,青年教师是贸大的希望,贸大要发展就必须更多地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在五四到来之前,今天展示的四位青年教师杰出代表只是青年教师群体中的“几朵浪花”。我校目前有161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五年内共发表了1029篇论文,其中277篇被CSSCI收录,148本著作,156个课题。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确在非常勤奋努力为贸大的事业增光添彩。在这161位教师中,非常活跃的、在科研上有重要贡献的青年教师占了四分之一,大约有40位左右。贸大将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施建军总结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几点要素。青年教师的成长动力非名非利,而是源于一种时代精神、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建立在“祖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宏伟目标之上,将个人成才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廉思对“蚁族“的研究就是这种自我定位基础上的产物。青年学者要享受创造的快乐,享受学术探索之乐趣。只有具备“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才能在学术研究遇到瓶颈时不畏困难,迎难而进,虽艰难但却快乐地挖掘出最后一铲水。青年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勇于实践的精神。要在社会发展中完善自我,在自我发展中完善社会,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完善自己的研究、实现课题的价值。青年学者的目标要坚定。学术研究如爬山一般,盯准一个山峰就要不顾艰险地向上攀爬。所以,毅力与恒心是青年学者成才不可或缺的品质。学术探索要在合作中研究、在团队中研究。从他人他校到整个社会再到国内外学术圈,青年学者可以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合作。青年教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论坛含金量很高,举办得非常成功。”王玲书记在讲话中首先对本次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向与会青年教师、嘉宾等表示感谢。她强调,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发展”,目的是探讨青年教师如何发展。论坛所有的发言、点评、互动及讲话都回答了发展的精神、发展的方法、发展的经验、发展的途径,同时也解释了发展的困惑。廉思等四位青年教师都具有难以比拟的个人天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精神、科研能力,他们的成功是无法简单复制的,但是他们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分享学习的。

王玲强调,首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中华民族处在振兴和崛起的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都出现了许多西方国家不曾遇到的问题,这就为广大青年学者的科研发现和重大发明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青年教师和青年学者必须投身于当代中国发展当中,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

第二,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结合社会需求,结合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等许多现实问题,要研究这些变化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走出去,到社会到市场到实践中去调研和分析。专家点评时多次谈到方法论,如调研的方法、人类学以及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和发展的。我们的青年学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国家战略的导向问题。

第三,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学风。当前学术造假的不正之风反映了学术研究和实际的脱离。一定要坚持到实际中去的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使科研理论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真实才能成功,真实才能可持续发展。第四,所有的科研都必须立足于创新。

对外经贸大学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群体,学校所做的工作就是要为教师的成长成功营造好氛围搭建好平台。学校要发展就要最大限度地激活而不是抑制大家的智慧和积极性,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搭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社会重大问题研究的平台,推动大家共同探讨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全校都应树立起为社会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理念。

王玲强调,今天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不光是领导人才、管理人才还包括文化人才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国家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毛泽东说过,人们为了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研究回答,需要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来解决。这就是今天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包括年轻学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论坛最后,党办主任张楠引用李大钊在《晨钟》创刊号中的话总结,并衷心祝愿我校青年教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程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圆满结束。学校领导、特邀嘉宾与青年教师代表合影留念。四位青年教师代表还与党办、宣传部、科研处、工会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