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快速反应 重拳击破就业难题
校新闻网讯(记者 皓月)“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确实没想到,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作为外语财经类高校,我校2009届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稳定,到金融机构就职的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 5月14日上午,看到我校最新统计的就业数据,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波终于松了一口气,“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约的我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00人,仍然在国内大学保持领先地位”。
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8日,我校已签约毕业生总数达到1346人,落实率达到80%以上,预计到7月份签约人数还会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质量高,就业行业与专业契合度高。用人单位多集中于知名外企和大型国有金融企业,45.54%的毕业生与四大国有银行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约,其中313人与各大国有银行签约,300人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约。目前与国内各类银行签约人数已达369人,所占签约人数比例为27.41%。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四大国有银行227人,与2008年的131人相比增长了73.29%。
我校举行2009年春季校园招聘会 摄影张伯恒
在就业政策的引导下,我校进入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的2009届毕业生人数共37人,呈上升趋势,其中商务部一举突破9人,中国人民银行7人,外交部6人,国家安全部3人。
快速反应 打出就业“组合拳”
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就业好,这是我校素有的社会美誉。2009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国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校毕业生就业如何,也成为校内外关注的热点。
冬季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毕业生 摄影张伯恒
解决好2009届毕业生就业难题,这是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学生谋福利、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头等大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我校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院系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学校运用综合手段,校党委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暂行办法》、《2009年毕业生就业实施细则》等文件, 2009年初召开了全校就业工作会议。
教育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四天后, 2008年12月5日,学校党委立即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决定采取五项新举措,率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我校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和创新做法受到两期教育部简报的肯定。
2009年3月25日,校党委书记王玲主持召开信息分析会,会议最终议定增设“学生海外学习奖学金”等“十条意见”。这是一次整合各方面资源、各部门共同协作、形成合力的重要会议。让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特邀专家、院长、教授一起来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这在我校是第一次,跨部门、跨学院的沟通产生的“十条意见”既有近期措施也有远期构想,将对就业工作产生长远影响。
从2008年9月开始,就业指导中心到各学院举行近百场就业宣讲会和就业辅导讲座;加强就业信息传递,对就业网站进行大规模改版,为2009届毕业生发布了700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网站日访问量达2000人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聘请8名职业指导师;为大三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加大对毕业班辅导员的就业工作培训力度;发放《就业辅导手册》;将2008年11月定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月”,与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联合,加强毕业生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全方位的宣讲和引导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理念,放宽眼界,调整预期,毕业生的就业意识空前高涨,进入择业状态的时间明显早于往年。
2009年3月14日,就业指导中心对我校2009届本研毕业生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将学生目前就业的进展程度如已签三方协议、已落实单位待签协议、等待面试结果、无任何接收单位、自主创业、继续深造等进行“过筛子”式统计。相关数据每周更新,彩色标注,动态统计,目前已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发布了8期通报。
2009年4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只争朝夕、扎实工作”,“锁定重点、分类服务”“关键阶段、坚定信心”,在次日召开的就业率“后五位”专业所在学院的信息交流会上,她再次要求大家坚定信心,分类服务。
主动出击 拓展校企合作新资源
校党委书记、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玲多次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她在寒假期间亲自带队,赴上海与正大集团企业大学(CPCU)会谈,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校企战略联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就业新市场。
王玲书记、陈建香副书记与就业中心周波主任商谈工作 摄影张伯恒
陈准民校长在冬季校园招聘会上鼓励毕业生们积极就业 摄影张伯恒
陈准民校长与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商谈合作,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关心就业工作是每个教职员工的责任,”他说,“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有特色、多科性的大学来说,就业工作决定着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
陈建香副书记带队赴山东济南、青岛等地,联系当地金融行业用人单位,协商招收毕业生事宜,建立京外就业实习基地,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资源。
2009年4月,校党委书记王玲、副书记杨逢华、陈建香、副校长林桂军等分别带队到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央商务区(CBD)管委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华道数据处理(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走访调研。系列调研使我校对外贸、金融行业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有针对性地加强操作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调研双方对加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对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智力支持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就深入推进合作与服务后续跟进工作确定专门联系人。
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稳定和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客户群”,拓宽了就业渠道。
整合资源 开创实习新渠道
签约工商银行总行的来丰是2009届国际经贸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生,早在大一时,他就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支行两个月的暑假实习经历。大三时他又获得了宝马公司半年的实习机会。丰富的课外活动与实习经历使他更快地完成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在对外经贸大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课外实践和实习的经历。
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摄影玉君
就业指导中心采取查问卷和随机采访等形式,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89%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很多企业从实习生中选取表现优秀的录用为员工;93.10%的同学希望加强校企合作、校部合作,为大家开辟更多的就业和实习渠道。
“要让自己的实习经历成为简历上最漂亮的一笔”。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波经常这样提醒毕业生们,他说,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希望低年级的学生多利用假期参加实习,增强就业能力。
2009年4月2日,就业指导中心与国际处联合举办第一届海外学习项目说明会,300多名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和三年级本科生到会。把增加学生海外学习和实践经历作为学生就业全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海外学习实践的信息共享,依托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进一步拓展了我校学生的实习渠道,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我校成立首个就业实习基地 摄影玉君
2009年5月7日,我校第一个就业实习基地——华道数据就业实习基地正式建立。华道数据今后每年将接纳我校近百名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建立首个“就业实习基地”是校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校党委为毕业生办实事、谋实利、心系毕业生的生动体现。
多方联动 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王玲书记强调,“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的院长、书记以及就业工作的每个同志都应该分析就业工作的每个变化,针对变化拿出对策,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校各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院系工作日程。明确导师、专业教师、学院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学校要求各级领导靠前指挥,逐级落实责任,要深入专业、班级进行具体指导;院系毕业班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责任、层层推进,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生。2009年3月,来自学院、部门等29位教师共同参加了为期四天的首期“ 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培训班”并圆满结业,经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鸿韬说:“伴随国际、国内经济、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就业指导、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培训班给我们补了这一课,这将有效增强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
发挥我校学科优势,加强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从2004年10月开始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管理办法》,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和自主创新项目研究,经费坚持在每年投入50万元的基础上以10%的增长比例增加投入。
学校建立了奖惩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预测预警机制;依托国际化办学特色,加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力度,提升我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出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与处级领导班子考核挂钩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就业率、就业质量及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的评价纳入学院一把手工作的考核机制;拟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席会议制度。
贴心服务 衣橱里的小秘密
以前我校的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今年学校却想方设法,为毕业生们做起了贴心的“嫁衣”。
在就业指导中心大厅,“求职面试衣柜”里是最近购置的12套男女正装,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班学生求职面试借用,并有专人提供相应着装、礼仪知识等咨询服务。
毕业生们试穿“嫁衣” 摄影玉君
学校关注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学生处将毕业班困难生补助额度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500元,为140名“双困生”发放总额为7万元求职补贴。
“2009年北京市“村官”招聘活动已开始,计划招聘1600人,相关招聘需求和政策已在就业中心网站公布,提醒有意参加的同学按时报名。”“各位毕业生,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市场营销岗招聘,请感兴趣的同学将简历交至就业中心简历箱(今天中午11点前),就业网已公布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就业指导中心利用短信平台向2009届毕业生共发送了15万条就业短信。短信包括了招聘信息、各阶段提示、就业安全知识等内容,毕业生们普遍感觉“就业指导中心与自己感情更紧密了”。
为吸引和鼓励有志于优秀大学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学校加强政策引导和宣讲,经常邀请国家部委相关领导、校友到校讲座;带领学生到外交部参观学习、参加外交部开放日等活动。据统计,进入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的我校2009届毕业生人数共37人。
为学生服务,也要为用人单位服务。“每年元旦、春节,我们都向用人单位邮寄贺卡,联系感情,”周波介绍说,“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建立感情,这样的合作才是长久的合作。”就业指导中心除了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外,还经常提供宣传、培训、组织考试等附加服务。
“多年来,贵校不仅为我部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商务人才,也对我部公务员录用、人才培训等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协助。”2009年公务员商务部录用考试在我校顺利举行。商务部特地向我校发来感谢信,信中特别表扬了负责监考、阅卷、安保、医务等各项考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同志“热情周到的服务精神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校先后举行的2009届冬季、春季两场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近千个岗位,几乎涵盖学校所有专业。作为全国经贸领域实力最雄厚的高校之一,我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外贸行业、金融系统和三资企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企业目前受到的冲击较大,但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没有受到连带影响,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是既懂外语又懂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和好评。
2008年我校本科生就业率高于北京市平均就业率四个百分点,名列北京地区高校前列,被评为“北京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这些都为2009年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截至目前,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依旧稳定,只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个百分点。全校上下仍在继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的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定能交出一个满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