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人文与社科学院稿)4月16日下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的有关部署安排,组织全院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学习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紧密结合高校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教工第一党支部是由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系党员教师组成,他们在学习讨论中一致认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意义重大,为高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然跟党政机关学习科学发展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要切合高校发展的实际,体现学校的特点,解决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该支部党员同志在讨论中认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是学校,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教职员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学校的发展和每一个党员教师的发展和事业是紧密相关的,作为教师,更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学习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教工第二党支部是由哲学社会学系、历史文化系等党员教师组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党员们认为,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必须着力提高把握教学规律的能力,坚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一切以培育人才为中心,以聚集人才为基础,用更多的精力育才引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人文社科学院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人文通识教学和国际政治专业三项教育教学功能,在学校的整个教学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通过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创造的积极性。为此,各位党员认为,应该尽快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精神,切实从体制、队伍和经费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实效性;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建议学校成立人文通识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校的人文通识课进行规划,加大支持投入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学校的人文氛围;作为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国际政治和外交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