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国际商学院供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5月8日下午,国际商学院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召开博士生导师工作推进暨师德师风教育大会。此次大会以“聚焦立德树人第一责任,共筑卓越导学共同体”为主题。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贵生,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力资源处处长徐松,研究生院副院长曲艺,国际商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全体博士生导师齐聚一堂,共话博士生教育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会议由国际商学院院长邢小强主持。

邢小强院长对与会领导和导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召开博导大会的背景、目的及安排。
马贵生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明确教师 “四个引路人” 角色,为新时代发挥教师队伍对人才培养关键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马书记立足学校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强调博士生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与筑梦人。马书记结合当下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与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特别指出导师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时刻保持警醒,廉洁自律,防范于未然。他殷切期望全体导师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高尚师德与严谨治学紧密结合,为学校发展筑牢思想根基,为学生成长注入精神力量,为教育事业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在博士生培养工作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力资源处徐松处长围绕师德建设与师生关系优化展开深入探讨。他通过分析经典案例,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详细解读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及对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他勉励导师们要努力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以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扎实的学识素养引导学生成长。

研究生院曲艺副院长则以“KPI”为切入点,分别从重要性、核心性与纪律性三个维度,结合详实的数据与研究报告,阐述了博士生导师应心怀敬畏之心,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为新时代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她的发言不仅为导师们明确了工作方向,更强调了在育人过程中必须坚守的纪律红线。

学院分党委书记王铁栋教授从师德师风的视角深入阐述,强调导师肩负着学术引导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导师不仅要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指明学术方向,更需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职业操守筑牢育人根基,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标杆。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划定的师德师风红线,在严守师德底线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副院长祝继高教授对国际商学院博士生招生与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术科研水平、优化培养方案等改进措施。学院分党委谢静副书记聚焦师生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导师与学生建立积极导学关系,主动沟通交流,导师自身也应学会应对心理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副院长杨震宁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分享了推动导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宝贵经验,倡导建立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通过因材施教与深入了解学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在博导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博导分别围绕博士生全过程培养质量提升、跨学科背景博士生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导学关系中学术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师德失范行为预防机制以及导师责任边界、科研压力下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结束后,钟凯老师与王分棉老师分别代表会计组与管理和技经组进行小组总结发言,从博士生录取、毕业时间管理、培养方案制定优化、学术人文关怀平衡、师德建设强化等多方面分享讨论成果,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


邢小强院长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学院对各位领导与导师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学院领导班子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并充分采纳各位导师的宝贵建议,持续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师德行为。他指出,通过此次大会,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队伍在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征程中,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高尚的师德,推动学院博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博导大会的举办,不仅是国际商学院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全体博士生导师提供了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宝贵平台,为学院博士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学院博士生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