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信息学院供稿)5月11日,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智济杯”AI助手创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本届赛事延续了以往以企业数智化转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的比赛模式,通过经营模拟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企业经营决策AI助手,构建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并推动高校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参与。经过前期初赛的激烈比拼,共有9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决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赛事特别引入了第三方AI搭建平台自主设计AI队友的新机制,为比赛增添了更多技术挑战与创新空间,也更加贴近未来人机协作的实际应用场景。
决赛当天,参赛选手围绕虚拟仿真平台展开了为期3小时的Human-AI协作企业经营模拟,全面考验了团队对AI助手的设计能力以及其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效果。随后的答辩环节中,各支队伍依次登台,就各自作品的设计理念、技术实现路径及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精彩展示,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人工智能与管理决策融合方面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

答辩精彩瞬间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企业奖1名。其中,我院22级6名同学——卢颖风,郑婧怡,蔡学文,周思帆,彭博,段文娥在于晓丹老师的指导下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出色的团队协作以及在AI助手设计与人机协同方面的独特见解,从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这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管理交叉领域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果。

赛后师生合影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协同已成为推动组织变革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智济杯”赛事不仅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竞技舞台,更是激发青年学生探索人机协作新模式、新路径的重要契机。期待未来有更多贸大学子在这个平台上展现才华与智慧,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部分参赛学生心得感言:
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蔡学文:这次比赛,我们小组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虽然没能拿到第一,但我同样收获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学习了如何搭建AI队友以及如何设计AI的逻辑,让使用者能够与我们做的AI更流畅地对话。同样团队写作也是我在这次比赛中感悟最多的地方,设计AI其实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AI无法识别文本以及做不出正确回答。幸运的是,我们小组始终没有放弃,大家熬了很多夜一起修改bug,优化设计。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困境中不断坚持,才能收获真正的胜利。
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周思帆:参加此次虚拟仿真实验的比赛,我感觉很累,但是是值得的。比赛困难,任务量大,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而且在比赛中还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我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摸索。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时候,课程学习内容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更多的,为了应对这些非结构化的问题,我必须想方设法地提升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次比赛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今年的比赛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技术要求,明年也许还会有新的调整,但我相信未来的同学们一定会交出更好的答卷。
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郑婧怡:这次比赛我们小组有幸获得了二等奖的成绩。虽然与一等奖失之交臂,但这段参赛经历让我收获颇丰,远比奖项本身更加珍贵。在比赛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HAC运行的逻辑和AI队友直接磨合配合及其优化的关键步骤,懂得了如何识别现有AI队友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方向。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团队协作更是我本次参赛最大的感悟之一。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紧迫的时间压力,我们小组始终保持高度默契与配合。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支持,也需要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勇气。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与改进中,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未来,我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坚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也希望能在更多比赛中与优秀的同学们同台竞技,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经济管理融合的无限可能。
2022级电子商务本科生段文娥:经过AI虚仿创新大赛,本人对公司整体运作的思维有所提升,同时通过和AI助手的多轮问答,本人意识到AI在参与公司经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这对本人后续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