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李赵楠 李芳 王佳艺 王林越 摄影 龚与泽 杨雅捷)12月6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三届研究生SEED青年发展论坛在我校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李骥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邓子滨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覃京燕教授作为校外嘉宾应邀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王玲书记出席论坛、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廉思教授、我校研究生及留学生代表参加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三十余所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会主席莅临与会。
本届SEED论坛以“志青春·著未来”为主题,由上下午两个半场组成,共分为“科研追梦·引领前沿”、“践行真知·青春奉献”、“创新先锋·启航未来”以及“绚丽人生·激扬风采”四个主题篇章。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个院校的13位杰出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为主讲嘉宾,其中不乏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获奖者。他们分享了在材料、微电子、南极科考、志愿服务、3D打印和奥运比赛等多个领域的奋斗故事,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们演绎了生动的一课。

活动现场
科研追梦 引领前沿
论坛第一篇章由清华大学田禾博士开启。作为世界上首款石墨烯耳机的研发者,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石墨烯打印技术与石墨烯耳机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科技产品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接下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长猛博士分享了他在激光3D打印领域的相关研究。通过飞机零件的制造过程,他向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对比于传统切削制造,3D打印所具有的明显优势。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南极科考队导航保障者赵天成,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两极的日子”。针对“雪龙号科考船被困南极”,赵天成博士作了详细的情况介绍,并述说了赴北极黄河站实地考察的经历体验。
随后,中央学校部李骥副部长对第一篇章分享进行点评。他表示,聆听不同领域同学们的研究分享是一种“思维穿越”。不论是石墨烯技术、3D打印技术,还是极地考察,都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他总结出四个关键词——“热爱”、“珍惜”、“坚持”、“合作”。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珍惜时间,学会坚持,注重与他人团结协作。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李骥副部长、校党委王玲书记做点评
践行真知 青春奉献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总能带给人奇妙的感动,由研究生艺术团带来的悠扬婉转的钢琴、小提琴合奏曲引出了此次论坛的第二篇章:践行真知·青春奉献。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夕阳再晨”公益计划的发起者张佳鑫,在看到信息时代人们受到便利的同时,也敏锐发现了老年人的困难。他抱着“帮助老人更好融入信息时代”的愿望发起了“夕阳再晨”公益计划。看着老人们能熟练地运用PPT做出精美的感谢信,听着空巢老人面带笑容地通过互联网与远在他国的儿孙聊聊生活琐事,张佳鑫表示,他感受到志愿服务过程带给他的力量、阳光和朝气。

作为本次论坛请到的唯一一位体育界青年榜样,北京体育大学硕士、2012年伦敦奥运体操冠军郭伟阳讲述了自己“从替补队员到关键先生”的经历。他自称“心理素质特别不好”,也常在重要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他曾选择认命,但教练告诉他“没有机会才是认命,没抓住机会是自己的问题”。抱着“青春无悔”的信念,郭伟阳成了团队里最勤奋的一个。回首过往的21年,郭伟阳感慨道,青春就是要无怨无悔,努力、思考、坚持是实现目标的法宝。
本篇章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我国企业转型研究者的王玉燕。王玉燕用精炼的语言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攀升全球价值链,实现中国新超越”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国要改变在国际高嵌入低地位的现状,就需要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研究入手。回顾自己研究生经历,王玉燕总结出“拼搏是起点,创新是关键,质量是保障”的体会。
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中国社科院法学邓子滨教授主要从法律角度对第二篇章进行点评。在他看来,发表演讲的同学都做到了自己领域的“极致”。作为法律人,他尊重极致的人,但法学是要守住底线。法律在与事实、科学和道德做斗争,法律的作用是把精力放到极致背后的保障上。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覃京燕认为,以上的精彩演讲代表三种不同的文化,它们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各个方面。她鼓励青年用三种文化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科学的真、社会科学的善和人心之中的美。
创业先锋 起航未来
下午开场的第三篇章“创业先锋·起航未来”,嘉宾介绍了自己有趣而新颖的科学经历,引起了广大研究生的好奇与兴趣。
首先上台的是北京大学博士、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者马英壮,他的研究领域是新能源太阳能。马英壮借助“APEC蓝”一步步揭开新能源的神秘面纱,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遇到的困难。他说:“失败是常有的,现在的失败可以帮助工作中少走弯路。想成功就要不断开阔视野,把握业界最新动向。”清华大学直博生、复杂系统研究者王寿文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ATP是如何炼成的?”风趣的标题吸引力大家的注意力,一段线粒体工作的动画直观而生动,集专业知识与生动讲解为一体的展示,激发了大家对生命的赞美。
之后的北京邮电大学博士、量子密码研究者窦钊为大家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研究。窦钊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解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讲到密码破译,他举出了《水浒传》中“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和凯撒大帝的密码,在带领观众一起破译密码的过程中,让大家充分领略了密码的奥秘。
第三篇章在嘉宾的精彩讲述中缓缓落幕。每一个人讲述自己挚爱的领域是都如此的严谨而抱有热忱。不同的追求向着各自的梦想,不同的追梦旅途却向着同一个成功的巅峰。他们的青春在路上,所有人无不为之喝彩。

嘉宾讲述
绚丽人生 激扬风采
第四篇章“绚丽人生•激扬风采”在中国音乐学院硕士、花腔女高音徐琳的优美歌声中拉开帷幕。徐琳向观众展示了流行、美声和民族唱法的细微差别,并用不同唱法演绎了热播剧《红高粱》中的插曲《九儿》。最后,徐琳用一首《玛依拉变奏曲》为展示画上句号。婉转的音调,完美的花腔,引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北京交通大学直博生、运输组织现代化研究者王莹向大家讲述了“高铁运行的那些事”。王莹首先介绍了我国的“高铁骄傲”:全球最长的运行里程、自主的知识产权——高铁俨然成为又一个中国符号。接着王莹对比了中国高铁与国外高铁的不同。通过比较同学们意识到高铁尚有发展空间,并且将向着更加成功的方向加速行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月宫一号”志愿者王敏娟将在“月球”的生活娓娓道来:为了补充蛋白质而饲养黄粉虫,“那是收获的开心和食用时的复杂心情仍然历历在目。”在被问到娱乐活动时,她说:“每天只有两个小时自己安排,一个小时锻炼,另一个小时当然是看最爱的美剧。”在一百多天的太空生活中,这个年轻的生命为寥远的太空添上了一抹青春的色彩。
最后上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全国学联执行主席杨子强。他讲述了自己“最希望就这么一直下去的瞬间”。瞬间的感动,微小而美好。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在陌生的城市,因为迷路而即将迟到一次活动,但就在即将放弃的时候,一位环卫工人告诉了他正确的路。一瞬间的峰回路转,一瞬间的希望。杨子强告诉我们:“光亮面前不天真,绝望面前不放弃,机会面前不退缩。”
创新发展 打造品牌
我校党委王玲书记对本届SEED论坛进行点评。王玲书记指出,SEED论坛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一致欢迎和热烈追捧,论坛内容丰富生动,时间虽长但毫无倦意,足见论坛水平之高。她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呈现出抓住需求、持续推进、开放创新三大特点。论坛抓住了时代性、全球化和研究生就业的需求,给在场研究生以指引;三年坚持不懈举办的理念,通过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论坛议程;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形式创新、科学与人文的内容创新和专家学者的点评创新,给予研究生在科研追求中注重人类文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启迪。王玲书记表示,自己是第三次参加SEED论坛,本届论坛亮点突出,创新力强,双语主持和艺术与科技分享交融的形式增强了论坛的感染力,也充分体现了贸大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希望SEED论坛在未来越办越好。
本届SEED论坛受到我校研究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论坛结束后,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论坛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带来了除本校专业以外的全新研究领域,让大家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中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经团中央邀请,本届SEED青年发展论坛将于12月18日在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上再次举行,为全国百余名211、985大学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展示论坛的丰硕成果。我校SEED青年发展论坛举办三年来,每年都应邀到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讲台上进行展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SEED青年发展论坛已经成为我校研究生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