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快讯] 第八届“天驰洪范”杯校级辩论赛开幕式举行

发布时间: 2014年10月30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林佳睿 摄影 乐浩楠) 103018:30第八届“天驰洪范”杯校级辩论赛开幕式在诚信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法学院分党委书记于海纯、分党委副书记闫丽红、分团委书记涂帅作为嘉宾出席。围绕着辩题“人类最终是否有可能毁于高科技”,正方外语学院与反方信息学院的辩手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表演赛。思维的碰撞,逻辑的较量,让比赛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敏捷的反应,智慧的语言,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分党委书记于海纯发表讲话,对本届辩论赛给予了殷切的期望。而后,辩论赛由正方一辩黄肖蓉的立论开始。她指出,高科技最终能够毁灭人类的原因有三:一是现今技术已具备毁灭人类的能力;二是由于高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人类并不能保证高科技能百分之百为己所控;三是由于人类的不理性,高科技若被别有用心的极端分子利用将导致严重后果。而反方一辩王晓朦的开篇陈词则提到,“不可能”并非是狭义概念上的概率为零,而是概率低到可以不予考虑。她从高科技的历史发展说起,认为由于法律的保障和人类的恐惧,人类总能对高科技采取与人类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控措施,使其每一步发展都在人类控制下。

来自外语学院的正方辩手

来自信息学院的反方辩手

在对辩环节与盘问环节中,双方的焦点集中在“人类究竟能否控制高科技”上。正方以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泄漏事件为例说明,人类并未掌握足够的技术控制高科技。而反方则坚持认为,政府对高科技的恐惧以及舆论的导向能够使高科技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双方各执一词,辩论赛逐渐升温。

反方还强调道,当事物发生的概率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才能被称为是“有可能”的,而没有现实意义的、极小可能的事情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在自由辩论中,双方的辩论尤其激烈。正反双方都以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泄漏事件作为例子。正方认为,核泄漏事件能够说明人类制定的机制管控并不能够消除高科技的危害。而反方则反驳道,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通过对科技的管控,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小,通过技术和法律制度的改进,最终可以达到控制科技的目的。

辩论赛中的精彩瞬间

反方的总结陈词说道,人类的恐惧能够形成防御机制,恐惧能够产生约束行为,进而能够保证整个轨道正常运行。而正方反驳道,法律机制不可能完全避免人类的弱点。“高科技最终可能毁灭人类”观念的现实意义在于其能够使人类保持警惕性,使人对高科技发展始终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辩论赛现场

本活动由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办。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