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特稿] 宋国良教授谈“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25日 编辑:

【编者按】 在8月底落幕的第三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服创大赛”)中,我校学生孙帅、邵萌、宋成、王奥黎、吴静宜组成的团队,在金融学院宋国良教授的指导下,凭借“吉大生态农庄”项目获“公众客户类”全国二等奖,取得了我校参加此赛的最好成绩。校团委对此专程采访了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宋国良教授。

以“蓝海战术”积极应对 扬长补短发挥传统优势

宋国良教授谈“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记者:宋老师,您好!请您谈一谈指导服创大赛中的一些收获。之前,听孙帅同学说,这个项目创意的产生与您的一个课堂作业有着不小的联系,能给我们讲讲详细的过程吗?

宋国良:这个项目本身我深度参与了,在实施过程中也参与了。但是项目最早的策划方面是同学拿出来的。因为我4月份在风险投资课堂上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大家设计生态农庄。当时同学们大概成立了50多个小组,提交了50多套方案。我受同学们启发,加之孙帅他们几个热心的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小组,经过包装,最终推出一个项目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银奖,后来这个项目吸引了经济投资,投资100万,开始实施了。最后创业项目成立以后有职业经理人去打理。后期怎么样,顺其自然吧。其实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得到一个锻炼。这个项目也是很偶然的,就是布置了一个作业。

获奖团队指导教师宋国良教授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这么说来,还真是难得的机缘。我知道,此次比赛是由中国商务部、教育部和无锡市共同主办的全国大赛,共有来自海峡两岸的158所全日制本科知名院校的246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大赛的“公众客户类”也是竞争非常激烈,那么我很好奇,我们这个项目是如何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项目的优势到底在哪?

宋国良:参加服务外包大赛,最后获奖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传统行业——农业。在技术上不占优势。面对的竞争者,90%的行业都是IT的、云电视的、互联网的、云计算的、3G的项目,他们的技术非常尖端,科技含量非常高,有些项目可以看出很高的含金量。所以,最后我们大家商量了一个“蓝海战术”,我们打新经济、新产业牌,把传统农业与新兴的休闲产业、生态有机农业用现代化的营销策略、互联网的管理手段、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个方案获得评委极大地赞赏,破格的收入进银奖,所以说不容易。一共有158所大学的240个项目参赛,我们“公众客户类”共要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二名,这个项目是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环节。接着在最后进入决赛的100多个项目中,这个小组的同学表现的也是非常出色的,给我们学校争了光。

记者:那么由此推广,您觉得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参与创业类赛事中,怎样扬长避短呢?

宋国良:这次大赛从内容上说是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相当于有一个主题在里面,像我刚才所说,大批项目集中在高技术领域,是基于科技发明的项目。技术在创业项目里面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竞争门槛。而我们的五位学生都是学金融的,我们不可能和人去拼技术,但我们可以扬我们的长处,避我们的短处。我们的长处是什么呢?大家是学经济、金融的,特别是大部分同学学过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学过财务,包括一些管理的课程,这些知识在整个创业项目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一个创业计划项目和一个科研项目还是有差别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创业的方案、融资的方案,财务的知识、管理的知识、营销的知识,它是大综合。所以我们的同学们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以这个项目为例,我们在传统的农业中运用新经济的理念,比如说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这样一些目前非常时髦的比较受欢迎的新的理念,另外,我们把新的营销模式,像电子商务;新的管理模式,像利用互联网技术:都可以来增加管理的含金量。把一个传统的农业变成一个新型农业。现实情况中很多也是这样的,很多项目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技术含量高,而是因为商业模式比较新,而是因为它代表新经济,代表市场需求,所以照样是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的。

对于我们学校的创业项目技术上的不足,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办法,我们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引进高新技术。我们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一些育苗之类的工作,我们可以和一些农业机构去合作,这样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记者:我目前了解到,吉大农庄这个项目已经引进了100万元的天使投资,这个项目在郊区也有了实验场。我想,由一份商业策划书向一个实施的创业项目转变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您能给我们谈谈这中间的过程吗?还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宋国良:嗯,确实有些问题。比如说管理上,大学生创业往往需要兼顾创业和学习,不能影响到他们现在的学习。他们主要通过创业方案的设计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又要去实践一下,怎么办呢?这是一个需要攻克的矛盾。其实很多项目也是这样,像大学生快餐、大学生手机报,但是这些项目在校园里是可以做的,而像生态农庄这种项目在学校里面是不可操作的。为了让大家既能去做,又不影响学习,就需要专业经理人来管理。

我们的确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不能在他们还没学校足够知识的情况下,一头扎进去赚钱去了。也许他们现在还不是最佳的创业时机,学好知识,也学他们将来会迈向一个更高的阶梯。

记者:谢谢宋老师今天和我们分享服创大赛的经验和感受,我们今天的确获益匪浅。再次祝贺您指导的团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感谢您对我们学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帮助和支持。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