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自强之星] 余海涛:身在大山,心怀世界

发布时间: 2011年02月13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供稿)虽然以前从未走出过汶川的大山,但是我却一直怀揣着世界。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出路。无法选择过去,但可以选择未来。”余海涛用这句话概括了自己10多年的奋斗之路。

2009年余海涛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科最高分考入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他原本是08级应届生,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改变了他的人生。“08512下午我正在学校,准备迎接三诊考试的最后一门——英语,结果,地面震动了起来,后面的事情,就是一段段的艰辛,每天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对未来一片茫然。”一直考试可以超过预估重点线80分以上的他,08年高考却惨败,失意地进入了四川大学。

到北京读书一直是他的梦想,但是是否放弃四川大学求学的机会对于刚刚经历了地震的他来说仍然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地震后需要在异地复课,一切都是未知,为未知奋斗一年是否值得?海涛父亲所在的老国企经济效益一直不好,多年来供他们兄弟二人求学,多读一年书意味着父母晚一年摆脱艰辛的生活......经过一个月的煎熬,他最终选择复读,不愿放弃梦想。“第二次高考的最后一个晚上,我遇见了一个来自广东的援建工程师,他告诉我:‘以后你们出去读书了,工作了,心中一定要永远记得大山妈妈和这里的人们’。那时才发现,‘羌’不只是身份证上的民族标志,更是先祖留下的印记,提醒着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责任。从那时候开始,帮助记录和推广本民族的文化就成了我的梦想,更是一份任重道远的责任。”

经历了300多天的努力,2009年的秋天,怀着经世济民的理想,他第一次走出了汶川的大山,来到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刚刚走出山区的他却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大都市的物价让家境贫寒的他对很多事物望而却步;从没有见过的公共设施和交通系统让他既兴奋又害怕;谈话头头是道、通晓万事的来自北京、上海的同学让他好生佩服;更严重的是,他发现在家乡自己引以为优势的英语,在对外经贸大学简直就不敢向大家展示。

来自教育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代表智商不如别人,没有见过世面不代表愚钝。到了北京之后,余海涛同学尽可能多地发掘机会给自己充电,开始了他追寻梦想的旅程。

努力学习,缩小和别人的差距

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直想多学习一门语言的他修读了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三语实验班”二学位项目,起步落后别人的他学习压力很大。“我每天都早起并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起早、熬夜、读英语、背法语、阅读经济图书。”紧凑的时间安排终有较好的效率,虽然学习时间很紧张,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均GPA3.634分制)。数学、英语、经济学、法语等主要学科的成绩都在3.7或以上。除了专业书籍,他也会广泛的阅读其他书籍、听各种讲座,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他在大一利用各种琐碎的时间阅读了《世界是平的》、《苏东坡传》、《人在欧洲》、《乡土中国》等数十本优秀图书;没有钱去上那些培训机构的课,他就在学校、国家图书馆、法国文化中心等场所听周其仁、梁文道、Jean-Pierre等人的专题讲座,获益匪浅。”

虽然家境困难,但是余海涛同学却从未申请那为数不多的助学金名额,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2010年他获得了光华奖学金、学校综合二等奖学金以及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的郑志刚奖学金,为父母减轻了经济负担。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进入大学之后,余海涛加入了在我校颇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商管学生联合会(AIESEC)。在AIESEC的防艾项目“红翅膀”和由AIESEC中国大陆区总会、中国人民大学模拟联合国、丹麦驻华大使馆等组织联合举办的“模拟哥本哈根大会-全球气候变化青年峰会”中,他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学校不是经常说我们以后要做国际儒商吗?我觉得参加志愿服务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机会,让我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

离开家乡之后,“汶川”这两个字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心。在2010年,他策划很久的针对汶川山区小孩的信息教育和羌族文化搜集的项目参加了第三届谷歌“益暖中华”大学生公益创意比赛,许多个不眠的夜晚,汗水和创意让他的项目经历初赛、复赛、决赛后从1万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8个获胜项目之一,他最终可以为家乡做一点事情。

在为项目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他联系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朱哲琴‘中国之美世界看见’少数民族亲善”项目,担任了项目组的志愿者,帮助宣传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后来又联系到了社科院的羌族语言专家黄教授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羌族文化专家王教授,他向二位民族文化的大师请教了很多保护羌族文化的问题,对于家乡的情意更加的浓厚。

第二次放假回家,他去了广东在汶川援建的福利院,看望住在那里的单身老人,“目前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在我的家乡越来越多的女孩选择了外出打工远嫁,而本地的青年男性没有较好的教育基础,因此很难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长期下去,我怕那些孩子以后老了都会住到福利院来了。”他忧心忡忡地说。

“每当我想起故乡的大山就会想起一句诗‘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谈起汶川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眼里还透着泪光。

希望山里的孩子都可以心怀世界

目前余海涛将精力主要投入了学习,但仍然还继续着探寻经世济民方法的旅程,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和他一样来自大山的孩子。他现在正和有着19年研究经验的荷兰籍景颇族语言与文化专家乐安东博士筹划一个叫“榕树根”的项目(The Prop Roots Program),希望可以通过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位于云南西部中缅边境的营盘小学的景颇族孩子开发潜能,树立自信,为他们带来与城市儿童均等甚至更优的受教育机会,鼓励他们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当然,同时也是希望能和博士学习多一点的东西,以后可以带着经验回到故乡帮助家乡的孩子。”

这就是余海涛,一个来自大山的羌族孩子,这一年在贸大心怀世界的奋斗过程。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