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人物] 朱一帆:不是为英语而生,梦想永不止步

发布时间: 2010年11月19日 编辑:

朱一帆:不是为英语而生,梦想永不止步

——访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得者

记者 邱博健

1112晚,距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开幕还有不到12个小时,刚参加完现场排演的朱一帆一边走出会议室,拨打着已等待许久的好友的电话,一边朝学校西门外的餐厅飞快地走去。这一天是她的21岁生日,所以她的好友们约好在校外为她庆祝生日,也为她明天的演讲比赛加油鼓劲。

“这次比赛有一点突然。”赛前一个星期,朱一帆还在准备考试。虽然大三的她已经很少有自己的空闲时间了,但当接到参赛通知的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她坦言把这次比赛当作锻炼自己的又一次机会,抱着平常心来对待,比赛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

聚餐归来,朱一帆回到寝室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由于时间仓促她甚至还没准备演讲稿,所以为了第二天的演讲她咬咬牙又奋战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此时距演讲比赛开始仅有不到七个小时的时间。

朱一帆在此次英语演讲比赛中

“看到人群就容易兴奋”

比赛当天,当朱一帆走上演讲台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都变了”,在场的一位媒体记者描述道。演讲过程当中,朱一帆用流利的英语、敏捷的思辨和独特的视角,征服了在场的评委,顺利晋级决赛,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现场观众在评价她的演讲的时候,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轻松”。

“其实,我到决赛开始的最后一刻都还在熟悉演讲稿,”朱一帆坦言,“之所以能够完整流畅地讲下来是因为我不大依赖演讲稿。”朱一帆在演讲时喜欢用口语化的生动语言,而不是华丽堆砌的词藻。她认为只要自己的思维打通了,语言自然能够迅速地组织好,演讲也就富有感染力。她特别注重与在场评委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和互动,从而更好的把自己的观点传递出去,以至于身边的同学用“叫卖”这个词来形容她的演讲方式。

然而,朱一帆之所以在场上能够表现得如此轻松,与她从大二开始担任TAI团队Tutor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演讲过程中,她把观众当作是自己在TAI的学生,因此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加入TAI之后,她在团队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在TAI讲课的经历让她享受到了语言表达的乐趣。朱一帆认为,讲课和演讲比赛都属于同一种情境,可以提供机会把自己的所想告诉很多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现在看到人群就容易兴奋。”

“过程才是比赛的精髓所在”

对于此次比赛的结果,朱一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事实上她并不看重比赛的结果。“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不是拿奖的时刻,而是站在台上的每一个瞬间。”她笑言,比赛结果只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而比赛的过程才能带来真正不一样的体验,帮助自己进一步认清自我。

本次英语演讲比赛围绕“创业精神”这一主题展开。在演讲中,朱一帆巧妙地将主题用父女一问一答的独特形式呈现出来,给在场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点子是朱一帆在英语学院胡荣博士的点拨下想出来的。

朱一帆也特别感谢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获得者、金融学院08级学生王轩在准备过程中给予她的帮助。在准备初赛的时候,朱一帆将自己一开始写的演讲稿发给王轩,希望得到他的建议。然而,王轩并没有直接告诉朱一帆演讲稿存在的问题,而是留下一句话:“这不像你平时的风格。”正是这样一句话,立刻让朱一帆清醒过来。她重新审视了一遍稿子,发现行文风格过于严肃。“一篇演讲稿你要在台上讲得high,前提是你要喜欢它。”于是,朱一帆反复修改了演讲稿,最后达到了自己满意的效果。

“喜欢才是硬道理

2008年,朱一帆从杭州外国语学校保送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时朱一帆读的是理科,但在所有科目当中英语成绩一直是她最引以为傲的。进入大学以来,她更是发挥专长,在学习之余活跃于各项活动当中。去年还一举获得“第二届商务英语模拟谈判大赛最佳谈判手”的荣誉。在英语学习方面,她认为学生最需要克服的障碍往往不是“写”,而是“听”和“说”,这在短期内是难以提高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此外,她还特别强调,学习语言要学会从语言当中获得乐趣。

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朱一帆平时也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除了TAI之外,她还加入了院学生会、冰雪轮滑协会和吉他社等学生组织。率性而有些男孩子气的她还喜欢跳拉丁舞,“身子多动一动,整个人的神态和气场都会不一样,你会感觉轻松很多”。

朱一帆对于艺术设计一直都抱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如果当初她选择了高考,那么她可能就此走上设计之路。如今,她在课余时间也会帮助一些社团设计宣传品,做一些平面美工。

对于未来,朱一帆还没有太清晰的规划。“我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份需要动脑想点子解决问题的工作,”朱一帆笑着对记者说,“有挑战性的工作总是很刺激。”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