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宣传] 《人民日报》理论版:廉思探讨青年社科工作者使命

发布时间: 2010年09月27日 编辑:

廉思副教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

探讨履行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编者按: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廉思在2010927日的《人民日报》07版理论版发表文章,探讨履行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全文如下:

切实履行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廉思

胡锦涛同志在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不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贺信深刻阐述了当代青年肩负的光荣使命,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期望。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切实认清使命、履行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认清使命

  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意味着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时代赋予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就是,把做学问同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类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出色的学术能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中奉献火热的青春。

  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学问。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腐败问题等。很多问题极其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旁无借鉴。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实践平台。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建言立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做有益于人民福祉的学问。如果把人民大众比做一个大生命,那么每个人就是一个小生命。个人的小生命只有融入人民大众的大生命,才能找到位置、实现价值。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创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的科研成果。

  做有益于人类进步的学问。关心终极价值,关注人类命运,是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情怀。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其中既有合作与共赢,也有矛盾与挑战,贫富分化、种族冲突、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恐怖主义蔓延、全球风险增加等等无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宽广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用优秀学术成果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供启迪和借鉴。

不负重托

  面对时代的召唤,面对光荣的使命,青年哲学科学工作者应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人格、加强实践锻炼、勇攀学术高峰,努力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首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用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观察、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其次,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区分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具体问题作出的具体论断,需要进行发展;哪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需要加以澄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就必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不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此,一要具有真才实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二要注重踏实苦干,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三要树立创新思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推陈出新。

  大力弘扬老一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永不懈怠。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大力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努力实现治学与修身互促、人品与学品共进。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0-09/27/nw.D110000renmrb_20100927_1-07.htm?div=-1

相关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2010/09-20/2545019.s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