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要闻] 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讲话在我校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17日 编辑:

陈希副部长讲话在我校引起热烈反响

编者按:1211日上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并做重要讲话。讲话对我校学校定位、学科布局、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在我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王玲:陈希副部长自到任教育部以后,于百忙中三次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是2008122120096520091211,反映出他对我校的高度重视。在每一次的讲话中,他以一贯之的强调学校定位、学科布局、学校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反映了他对我校发展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

陈希副部长这次莅临我校,轻车简从,深入务实。他的讲话抓住了我校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主要问题和难题,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实质,尤其是关于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定位、学科布局的阐述,给人一种新的理念。他提出的复杂问题解构解决,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尺度是社会尺度,学生培养要抓好三个环节等,都给人以新的启迪。

同时,他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留学生培养等问题,也都给出了新见解。他的讲话务实、深刻,给我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是我们学校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讲话,对我校下一步的发展有很深的现实指导意义。

校长施建军:陈希副部长此次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调研,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布局、学术科研和学生培养等宏观方向提出了重要的指导,这些工作指导起点高,且非常务实,对我校长远发展的指导性很强。

在讲话中,陈希副部长特别强调大学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在科研方面,经贸大学比较注重应用研究,当应用研究遇到瓶颈时就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学校将调整并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不一定在短时期内就出成果,但这会对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产生长远的、积极的影响。

对于学生培养,陈希副部长强调了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学生的就业质量不能简单的用工资收入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是社会尺度。这就要求经贸大学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优质的生源培养成能为社会服务,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高水平的毕业生。

陈希副部长还对留学生招生培养等工作提出建设性指导,这些学校都会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

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陈希副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对经贸大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学科是事关大学发展全局的基础。学科布局代表一个学校的本色,学科发展代表一个大学的水平。正如陈希副部长所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确立了对外经贸大学专门性大学的定位。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深化,经贸大学学科发展遇到难得的机遇,成为一所著名的211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转型中,经贸大学发展成为经、管、法、文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可以说,我们抓住了机遇,但把握得不够。

学科布局是战略谋划。制定战略,首先要考虑已有的基础。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展学科,没有继承性,只能做大而做不强。其次,要考虑社会需要。社会在发展,会产生新的需求,进而产生学科新的增长点乃至新的学科。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但是往往被很多人所忽略,也就是要跳出过去和现在,着眼于未来。领先一步谋划,在别人还没做的时候就开始聚集人才,积累学科基础,一旦成为现实,可能永远领先。这需要学科建设者充分的智慧、远见,更需要勇气,因为有风险。学科布局是系统工程。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

金融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度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按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实现一流,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要有质的突破。金融学院正在迎头赶上并努力实现超越。相信在学院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学校领导和兄弟院系的支持下,经过几年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科研处处长王强:陈希副部长讲话中的对我校学术研究发展的指导集中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要发挥学校传统学科优势,同时关注国家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国际环境风云变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将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从我校传统的关注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实出发,重视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应用研究的创新性的发展。最终实现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陈希副部长的讲话对我校创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提出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升我校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这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的同心协力。学术研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与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都息息相关的。可以说,科研是基础,是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前提。因此,我们学校的科研有必要也一定要发展,进而促进我校的学科发展。要加强学科创新——这是顺应全国以及全球总趋势的重要举措。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新兴学科,都需要创新陈希副部长的来访一方面给我校指明和坚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办学定位、学科布局、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校做出了定位,明确了我校的发展道路,即坚持我校办学特色的同时适应新环境,走出新道路;另一方面也为我校的未来发展从更高的高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思路。根据陈希副部长的指导性的建议,相信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升我校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记者王天竹整理)

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巩喜云:陈希副部长的讲话既谈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出我校学科建设上层次面临的困难,焦急和担忧溢于言表,但也满含对我校日后学科建设工作的期待和信心。对陈希副部长的讲话我有四点想法和启示:

第一,我校应当继续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作为专门型大学的特色,保留有传统优势的研究领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资源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开发新亮点。具体到学科建设问题,则体现为不仅要抓应用性理论研究,同时要抓基础理论研究。因为基础研究是实用性研究的支撑,我校是实科大学,更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申请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除了现有各院系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外,学校应考虑专门成立相应的部门或者院系从事该项研究,并配置高水平的研究人才。通过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比较,巩书记认为我校学科布局窄、学科方向凝练不够。

第二,学校要把品牌做精做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的品牌特色。从学科建设来看,一要拓宽学科领域,二要提高学科层次,三要凝练学科方向。所谓“凝练”,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瞄准,达到尖端。学科建设若想有所突破,突出特色是其中之一;科学研究是重中之重,即要有实用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第三,全校上下应当强化对学科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意识已建立),深入探讨高效的管理方式,集中精力研究其中的难点问题,细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巩书记结合自身感受谈到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现存的问题。她说,当前校党委 “以学科发展为龙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全校共识,各学院抓学科工作的氛围浓厚,但似乎仅停留于认知层面,具体到落实层面,就显现出条理思路不够明晰,办法点子不够多的问题。另一不利因素存在于学科建设思路落实到具体部门的过程中,执行过程缺乏一种助推力,即学校层面与落实部门之间的媒介推动。此外,社会大环境也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我校错过了全国高校学科布局的大时代。学科建设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人才层次及其研究成果,以及学生的培养结果。因此,在学科建设中,注意引进人才与学科的高契合度,加强现有人才的生产能力,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是我校学科建设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四,全校上下应花大精力,全员投入,争取在短时间内让学科建设上新台阶。学科的内涵包括教师科研产出、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培养质量、学校资源配置等因子。因此,作为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加强科研能力;作为学生,应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各级领导,要深入研究问题,积极出思路,出办法,出资源。认为学科建设既是系统工程,又是全员工程,学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集各方力量,坚持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和评价机制。(记者王雪玮整理)

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陈希副部长的讲话,站在国家和全社会角度谈人才培养,谈中国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宗旨,高屋建瓴。他说,我们的毕业生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他们今后是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族。因此,我们在确定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时,应该高立意,应该从为国家、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来考虑。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大学,是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的,而不是简单到为外商企业培养人才,让学生找到工作就行了。

陈副部长还谈到办学目标导向。他说,清华大学很注重毕业生培养的出口,毕业生就业要到科研一线,到对国家和促进社会文明最有贡献的主战场。因此,我认为他们对毕业生就业的导向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一最终目标,启人深思。在这方面,我校今后应加大力度。

在两个多小时调研中,陈副部长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他注重管理的细化,陈副部长对数字的敏感,务实的工作作风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学习。(记者南方整理)

英语学院院长王立非:陈希副部长来学校视察,说明教育部对经贸大学非常的重视,他来讲话应该说给经贸大学指明了方向。应该说原来存在的争论的问题在他这里都得到了比较明确的回答。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学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他指出经贸大学学生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将来学生就业的重点领域应该是哪些,我们经贸大学应该有明确的清晰的定位,应该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要提升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像经贸大学这样的学校就不仅仅是就业找工作,而是应该有它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现在重点领域如政府、大型的企业、高等院校等。他列举了清华大学的八大关键领域,清华大学在做了深入的研究、调研以后,总结出来重点关注这八大领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到这些领域就业。我们的强势在经管法,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关键领域的研究。怎么样在国家、高校、国有大型企业就业,并且能够在若干年后出现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对提升经贸大学的学校和学生的竞争力是不一样的。

第二就是国际化,国际化强调经贸大学的特色。改革开放初期,为什么经贸大学会如此热门?就是因为国际化程度高。现在的全球化就是搞经济,而且是国际化程度高的经济。经济、国际化,这两点经贸大学都有,那么要怎么把这个优势做强做大?国际化的问题上,量已经够了,但是怎么提升国际化的层次,深度的国际化。深度的国际化不是表面上找一些非学历的学生来凑数,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包括深度的国际的项目合作。他问的一个问题我印象比较深,“经贸大学跟多少学校有合作?”我们当时报的是一二百所,他说签五百所也很容易,但是跟全球的TOP10TOP20有多少,如果有,是怎样的合作。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提升国际化的层次和竞争力,使经贸大学更加具有竞争力。因为经贸大学是靠国际化来生存的,要是你撇开国际化,只谈经济、金融,很多学校都很强,你跟它正面交锋不一定能占优势。但是加上国际化以后,我们就有独特的优势。

第三就是学科。我们的学科不在乎多,但是要做精。我们就经管法文四个学科,这四个学科我们要如何把他做强做精,而不在于扩张做很多学科。我们本身就是一个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已经定位了。不需要像一些综合型大学,十二个学科都门类齐全,这也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学科上,比如国际经贸,如何去做一些国际目标导向的一些研究,让它确确实实的在国际有领先;第二就是怎么突出,在我们学校就是外语。贸大学生引以为豪的就是我们的外语好,这个在奥运会的时候也都有反映。那么怎么保持这个优势,就是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学校对外语学科的投入是不足的,大量的学科投入没有涉及到外语教学,而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我们有没有什么新的特色,教学的硬件是否达到贸大学生所需要的水平?除了班型较小的特点外,还有什么别的竞争优势?特别是现代化的、多功能的、大型自主学习中心,连接网络、视频的、包括国外媒体的同步的条件在哪里?我们学生需要这些东西,课堂上只是引导,时间也很少,大部分时间要通过这些。现在学外语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任何时候都应该能接受到大量的外语信息和资料。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大量的浸泡外语的环境。按照经贸大学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有这么多留学生,我们的外语又很好,那么就应该有各种外语的涉及外国文化的活动,天天都有外语的电影,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外国的音乐会。外国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可以传递,也可以增进友谊,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经贸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就这些地方我们的软硬件要加强,只有外语加经贸这种复合优势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们是对外经贸大学,对外和经贸两翼起飞它才会强,现在如果是一手硬一手软,这个肯定不行的。

陈希副部长点到的这些问题都很准,也给我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下一步就是要抓落实,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给我们学校投入,真正不愧对这些一流的生源。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应该激发出巨大的动力要去干,满足现状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学校上下一致,达成了共识,关键要抓落实。陈希副部长的讲话使我很受鼓舞,这些正是我们所想的,要干的。我想学校领导下一步也会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大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软硬件设施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的进行。(记者尼罗拜尔·艾尔提整理)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波:陈希副部长的讲话,对我校就业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拓展了我们的工作思路。

我校作为教育部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对社会应该有较大的贡献率。这是我校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区别。具体而言,应当引导我校的毕业生到国家、地区宏观经济决策、运行部门,金融、保险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贸公司,海关行业,法律仲裁机构,高等教育科研文化单位等领域就业。近几年我们虽然在人才“出口”问题上做了一些引导工作,但做的还不够,需要下一步加强。

陈希副部长还阐述了招生、培养、就业的有机联系,强调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着眼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我们要对毕业后的校友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回访,用社会尺度来衡量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

链接:[要闻]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一行来我校调研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