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校党委书记王玲在第二届特色型大学论坛年会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08年12月31日 编辑:

新闻网讯(记者小轩 摄影玉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在第二届高水平高水平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上作题为《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发言分为三部分: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和变化,特色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关于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王玲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和变化时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将面临“几个方面的突出压力”,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第二,我国产品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加迫切的压力。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全球经济带来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发生变化,贸易增长模式将发生变化,金融和货币影响力格局将发生变化。

王玲说,上述压力和变化给中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高等学校带来前所未有挑战与机遇。在这场应对危机的挑战中,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其关键是创新人才。这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核心。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创新已成为当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特色型大学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关于特色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王玲首先谈了两点看法:

第一,特色型大学必须超越特色。当前,特色型大学面临的共同特点是:学科门类少,专业设置窄,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生活、生产与消费方式多元,产业结构多元的趋势下,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必须是多样性与多元特色而不是单一特色。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原有意义上的单一特色,将会使特色学科陷入误区,失去创造力和生命力。

第二,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势将逐步综合化。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向综合化是指在特色或优势学科带动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互动。特色型大学以特色学科立校,特色学科自然是龙头与核心学科。当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与分割,跨学科、跨院系整合学科资源,集成学科优势,推进特色学科与支撑学科的相互渗透,我们的学科优势就显示其生命力。在这一点上,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际经济法两项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学科名列前茅就是成功范例。

综合化不是综合型。特色学科的综合化发展,首先是保持其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其次是深化龙头学科与支撑学科的有机互动,以特色学科拉动支撑学科,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特色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竞争实力。

王玲认为,特色型大学应与所在地区与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市、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学校与地区(北京市)及行业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我们之间利益相关,互利互惠,学科创新带动地区与行业经济创新;地区与行业发展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这种战略联盟具有全局和长远性,双方之间关系越密切,越长远,对双方越有利。最近北京市委刘淇书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讲话中提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科学理念,对推动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我们特色型大学与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奠定重要的发展基础。

多元特色,综合特色,系统特色正是超越原有意义的特色型大学,超越特色的特色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人才的特点,这样的创新人才不仅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中国未来40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和中坚,而且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英人才。

王玲认为,特色型大学的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搭建教师事业发展平台;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官、产、学互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王玲就加强政府、行业、高校间的互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国立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特色型高校采取有别于综合型大学的学科标准、评估体系、拨款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优惠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投入;二是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特色型高校实施特殊政策投入专项经费支持;三是针对特色型高校学科门类少、研究生人数多的特点,允许特色高校成立研究生院,科学制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院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四是支持特色高校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特色学科群建设。

其次,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出经济体系自主创新目标、任务及对人才需求。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站在产业链条的前端,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为抓手,整合特色高校学科和人才资源,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发挥地区和行业、产业资源优势,打破地方、行业壁垒,支持特色型高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为特色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积极支持特色型大学参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究和服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投入,为特色型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实习实践、就业提供机会。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