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论坛年会主题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 2009年01月03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南方 皓月 晓风 小轩 摄影玉君)20081227我校举办的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赵德武先后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他们结合本校的办学战略和实践经验,阐述了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特色性大学意见和建议。主题发言摘要如下:

坚持内涵发展、实施开放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芳

北京化工大学在2008年初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在化工和材料领域成为全国起引导性作用的化工大学,通过人才强校和大开放两个战略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提出大开放战略理念的根本点,在于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特色,又要摒弃狭隘办学的思路,走出一条发展创新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内涵就是坚持开放型办学理念,处理好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关系,适应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在开放中寻找机遇,在开放中寻求支持,在开放中做强做大,在开放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行业性大学应该坚持大开放战略,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从边缘走向社会的核心,大学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的封闭格局和象牙塔式的办学显而易见是不行了。大开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跨越的一个关键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对特色鲜明的大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行业大学在发展中,有它的比较优势。开放是时代对大学的要求。要走出国门,到国外建设研发基地,到国际舞台上去锻炼队伍,从而使学校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水平。  

实施大开放战略需要创新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适应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来组建学科.寻求学科建设的突破,必须换位思考,必须在整合学校原有特色和学科支撑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交叉和创新的道路。提倡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开放,是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支撑特色型和优势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将有限的特色发展向多学科发展的有效之路,如果不打破原有的办学格局,就不可能把特色建成优势。开放办学,在校内部进行整合,是组成大团队、完成大项目、作出大贡献的有效方法。特色学科要有若干个学科做支撑,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优势学科。

实施大开放战略,第一要通过交叉融合解决提升我们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能力,第二要建立科研创新机制,第三要用对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推动学科建设,第四要要建立和协调学校内部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体系。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开放办学需要一个效率高、社会声誉良好的平台,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协同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大学和企业的沟通。我们很愿意为首都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希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大学有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

从支撑到引领——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宁滨

  

我们有了良好的积累。北方交通大学已经走过了112年的历史,是伴随着铁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校,在学科方面有着良好的积累,学科80%与交通有关,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研发态势,在国家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于我校来说,所面临的是国家正处在一个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铁路交通作为基础设施,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主要行业,建设任务更重,工程实践和行业发展处在一个特殊阶段。尽管我们在过去有良好的积累,但也面临新形势和新技术发展的严峻挑战。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绝对不能丢。

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个发展机遇是,我们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发展,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二个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给了我们很多发展机遇。如在铁路安全技术上,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安全管理,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在这项关键技术上,对国家是挑战,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良好积累做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中,交通行业特别是轨道交通上面有很多机遇,为我校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我们行业研究型高校的责任。要利用我们的积累、我们的学科、我们的人才优势,支持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在满足人才需求上抓住机遇、发挥特色、做好支撑。

要把行业发展与学校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利用行业发展把学校的发展变成可持续发展。第一,不能满足现状,在行业发展高峰过去后,学校要研究解决如何在行业和科研上走在前列,如何在学科平台建设上、在产学研合作上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如何发挥作用。在产学研平台建设上,要更多地面向未来。第二,要注重交叉学科。我校在近几年学科建设中,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要把行业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凝炼出来,围绕着学校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拓展,使特色型高校从做好支撑过渡到引领发展上来,这是我们这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行业院校和部委之间应形成共建机制,有专门账户,有畅通的拨款渠道,这对行业型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证研究与启示

——兼论我国重点行业性大学的学科发展模式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尹伟伦

  

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而且在学科建设上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特点是:(1)文理学科设置齐全。(2)绝大多数有工科。(3)专业性学科各有侧重。(4)以生物科学为代表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5)环境类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与我国重点大学作比较分析会看到,(1)文理学科是构成我国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基础。“985工程”大学的文理学科设置比较齐全。多数“211工程”大学也设置了文理类的学院。(2)工科也是绝大多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理和部分专业性学科的强大可以成为一流大学。我国部分的“985工程”大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学科布局。农林类等特殊的行业院校,要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特别加强文理学科的建设。文科类院校要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在理科和特色专业学科有所加强。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北京林业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把握需求、夯实基础、扩大优势、增进交叉,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发展之路。学科建设实践与体会是:学科建设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的龙头工程;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大师级领军人物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根本任务;科研创新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重要使命;服务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提升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

关于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西南财经大学的思考与实践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赵德武

  

建造特色是世界高校通行的发展战略。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特色型大学也能建设成世界级的大学。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变革走向表明,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大学基础层面的生存战略,而且也是理性层面的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一批具有显著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逐渐走出行业依托和行业管理,步入了教育部管理的轨道,融入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之中。这些大学,是一批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批宝贵的教育财富。

特色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行业人才、引领行业科技、解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任。中国要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需要优秀的综合性大学,也需要一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甚至这批具有显著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更容易办出特色,更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

  

西南财经大学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是:

1)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从1980年至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我校20年,形成了我校的金融特色和优势。2000年进入教育部以后,我们形成了共识,这就是:老老实实地走特色之路,建好财经大学,建造金融特色,不搞综合性。全力以赴,整合资源,把优势、强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做强做特,以特制胜。一是坚持“协调发展、突出重点”,鼓励各个学科都加快发展,促进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与此同时,着力构建以国家级点学科金融学为核心,以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三大领域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金融优势学科群”。二是积极为国家和地方金融经济建设服务。

2)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之路。国际化是创建一流高等财经教育必须跨越的门坎,国际化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层面,国际化意味着建立通用标准,国际化需要学习别人更要实现超越。基于这些认识,近年来,我们围绕特色发展目标,以人才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一是特聘海外院长,实行“特聘院长+执行院长”的模式;二是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三是搭建国际化通道,开展各类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3)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创新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灵魂。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面临许多不利因素,自身的改革创新尤其重要。我们提出:“让一切创新思想、创新举措、创新成果,在西南财大充分涌流、竞相迸发”。一是实施通识教育。组建通识教育学院,本科一年级新生全部进入通识教育学院学习和管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从核心课程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二是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博士生学科基础训练。按照“科学定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学位硕士生分层分类培养的新机制。三是实行“放水养鱼”政策,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重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大力营造“尊崇学术、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四是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五是谋划按照一级学科成立学部,更好地解决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平衡、扎扎实实服务行业发展问题。

建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从体制和政策上为密切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之间的联系,搭建平台、打开通道。建议在“985”项目建设、研究生院设置、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学科申报与评审、教改和科研项目、办学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积极促进特色型大学持续发展。建议加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之间的多层次交流,探讨我们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