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分组讨论发言选摘

发布时间: 2009年01月03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小轩)第二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分组讨论发言选摘如下:

陈维嘉(教育部直属高校司司长):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的归类称谓,值得探讨。建国初期,部门办学功不可没,在当时中央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部门办学对高等教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世纪之交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后,这批高校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把优势发扬光大,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怎样扶持,也是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回顾总结,有两点启示:一是高校发展不能脱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色高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少的力量,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行业兴则学校兴,形成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具体的举措还要继续探讨。特色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要发挥好,教育部重视对特色型高校的宏观管理和引导。

郭新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论坛所探讨的行业特色问题,实际上是大学的定位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的定位是合理的。特色不是行业性大学的专利。陈希副部长在本届论坛年会上的讲话,出发点在于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过去的行业办学实际上是办大学的特色。建立中国特色高教制度的核心是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共建、拿钱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与原行业不间断的联系,提高服务质量。另一层面是如何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增强办学特色。因此需要一整套设计,进行体制机制的建设,要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突出“平台”,在规划中有角色定位。教育部正考虑对各类高校的支持计划,例如要制订专业性学位发展规划。

郭淑兰(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一所行业背景鲜明的大学,我校在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过深入讨论,多年来无论管理体制如何调整,都始终坚持“小而精、多样化、国际化”办学指导思想,将培养高质量高水平音乐人才和服务社会作为立校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根本任务没有改变,但也出现三个新转变,一是服务面向由行业到全国,服务范围更广;二是学科建设从单一到多元,学科面临升级;三是办学由国内走向国际,国际化办学特色突出。加强特色型大学建设,一是要从过去停留在口头上呼吁变为实际行动,国家应对特色型大学在称谓、定位、学科等方面给予明确和肯定;特色型大学应发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加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行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进行很好的衔接;二是要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造上,通过与行业共同进行的项目,获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加强对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建设;三是教育部给予更多的支持,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长效机制,由政府主导,组织相关部门每年研究解决特色型大学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乔建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矿业大学的学科特长为采矿,尤其是采煤,我们只能靠特色立校,不宜也没有必要“四面出击”。矿大曾在全校范围讨论学校发展定位,后来统一思路,要沿着工矿方向做强做大。要建立与行业协作的平台,希望将“211”、“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与行业支持结合起来做,与大型企业联合共建,签共建协议。与原行业共建,仅靠一个学校不行,希望教育部成立一个机构,协调学校与大型企业共建、与原属行业部委合作这两件事,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

段宝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特色型大学的发展,要在吸纳新的办学思想的同时保持原有传统和特性。行业背景特色鲜明的大学,应加强专业优势,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要积极参与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对区域创新形成支撑,引领行业发展。资源有限,必须集中用力,提高办学质量。

林萍华(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应该提出“建立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对高教体系的内涵及其划分,应立足于“多样性的现状和需求”。对我们这类学校发展的再认识,陈至立同志曾讲过,要守望精神家园,引领社会。特色型大学,引领行业进步是可以的;守望“精神家园”,应集中守望“行业精神”和“时代精神”。不同学校的创新特质是不一样的,有的着力知识创新,有的侧重技术创新,有的主攻集成创新,不一样的创新特质,需要和人才培养方式相结合。目前存在与行业关系疏远、行业共建弱化的问题,希望高层予以协调解决。

冯瑞龙(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特色型大学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努力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特色型大学是高水平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我们这类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要正确处理特色与其他学科或综合学科的关系,单一性院校,要有一定的多学科支持才能走得更远。我校坚持“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后做大”的发展思路,“强化特色,协调发展,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高水平应该是国际一流,特色应该是强势优势学科专业,异峰突起,在世界上力争特色,是我们遵循的规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对国家、区域、行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带动非优势学科发展,为地方和社会建设做贡献。

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应该象对待师范类院校一样,对特色型大学,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加大拨款力度,减免学费,以利于学校发展。教育部很关心特色型大学建设,一视同仁,支持大。但是目前行业与原属高校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国家要有一个政策保障,应赋予行业相应的职能。希望行业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

马 建(长安大学校长):听了陈希的讲话倍受鼓舞,对此类学校的地位及在社的作用给予了评价。不同的层次高校发展的层次架构和投入模式。教育部要与相关部委协调落实共建合作所做努力,受鼓舞。部委共建、省部共建如何落实,我们在与交通部的合作中多有体会。合并后,我校陆续得到教育部投入4500万,这属于直接从财政拨下来的。因为教育部与财政部签了共建协议,后来分两部分:交通特殊人才培养,3个项目,我校获得大头;设交通行业实验室37个,从财政部获得经费,以重点实验室方式拨给学校。应加强人际共建,派人到相关部委挂职。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提法是否合适?怎样发挥两个优势?陈部长提出要求,要把标准提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拿大项目,要树立信心。最近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研究生有没有可能改成三年?行业性大学,行业特色鲜明,研究生应有一定水平。行业课程,上手能力不强的话,后劲就不足。与综合性大学比就没有优势。没有业务能力、没有一技之长,学校本身层次又比北大、清华低,学生怎么能受欢迎?前几年,“入主流”强调综合素质,现在是不是应该强调强化行业优势?

林桂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特色型大学具有的优势,一是比较强的行业背景,二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特色型大学重点发展优势学科群,发展速度会更快,方向会更明确,贡献会非常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不是矛盾关系,是投入与产出的问题。高水平的学科,人才培养水平也会高,社会服务水平也会高。特色型大学的优势,还表现在就业适用性非常强,导向鲜明。发展中国家就业需要专业技能,就业对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处理好学校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处理不好就影响学校的学科发展。目前缺少联系的机制,教育部、财政部等应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特色型大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资源优势,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在解决行业自主创新问题上有明显优势。特色型大学要力争通过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支持。要有特色学科作为支撑,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需要建设学科群。要通过与行业的紧密结合,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撑;进一步推进与行业的共建,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规划结合起来。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上要有新途径、新机制,支持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应在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特色型大学的地位,在评估体系、拨款方式上制定特殊政策,区别对待。希望教育部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在顶层制度设计上予以特色型大学支持。

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使命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需要新视野、新战略。要争取外部支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尽快改革评估及各种评比标准,确立相对公平、鼓励特色发展、以建立多元高等教育格局为目标的政策导向;要构造与行业、企业的良好关系,争取行业层面的实质性支持。要打造内涵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资源集约配置,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升学术创新力,推进优势学科集群建设,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建立交叉学科群,进一步促进学科协作和协调发展;积极扩大科技影响力,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行业战略需求与相关科技前沿。

范平志(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要针对特色型大学的特殊情况,专门制定适合的评估体系、拨款体系。探讨如何将行业有关资金转移到行业高校中。

周仲飞(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办特色已是共识,也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办学思路。特色型学校怎么走?一定要与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经济建设战略使学校有了发展的动力。二是开放,国际化办学,不开放办不出一流,也办不出特色。上海财经大学从海外引进5位海归院长,在这边工作45个月,赋予其人财物的权力、责任,即使在美国,也全心全意为学校工作,这有整套的改革措施。我们全规模、成团队地引进海归博士、海归教授,近几年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已初见成果。同时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高度重视,《资本论》研究生一般上半年,我们是一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这是根本,不能放弃。船小好调头,在学校发展中,教育部、财政部给以很大支持,对引进人才也起很大作用。

王瑞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在发展中要自觉参与国民经济发展。我校坚持在主干学科的带动下发展多学科,立足石油、石化和地方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突出产学研结合。丢掉行业特色,这类高校将没有任何优势。在校企共建过程中,建立校企共建平台至关重要。有关部门的管理指导评估标准应兼顾高校特色。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