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王玲书记在党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13日 编辑:

凝炼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完成本科评建任务,

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奋斗

——在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006年2月9日)

王 玲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党委会全体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分析当前我校工作面临的形势变化特点,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就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

下面,我就会议的主题向大会作报告。

一、关于2005年校党委的工作

2005年,是校党委工作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我校成功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党代会确立今后一个阶段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作出学校重点工作的战略部署,选举产生学校新一届领导集体,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下半年,我校开展了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我校广大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以成功召开党代会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我校切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2005年进行了中层领导干部的换届聘任工作,坚决查处了两宗领导干部违纪案件,认真开展了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水平为重点的理论学习活动,制定并实施了加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新的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案,密切了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2005年,在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零的突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民商法和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申报成功;教学科研重要项目的推进速度加快,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档次提升,教学成果进一步丰富;校园基本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妥善处理了一些突发性重大事件,保证了校园的稳定和良好的秩序。

2005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我校带来可喜变化。

第一,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明显加强。校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提高党委领导班子的宏观驾驭、统揽全局、治校理教的水平。党委领导班子努力做到集中精力抓大事,定方针,谋划战略,汇聚力量,较好地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学校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开展和重点任务的完成。由此,党的威信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在学校受到高度重视和普遍认同。

第二,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得到确立。以学科建设目标凝聚人心、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成为全校上下共同理念。学科建设的决策和措施不断清晰和具体化,注重在人才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重点向教学科研倾斜。全校重学科建设、重教学科研、谋发展、做实事蔚然成风。

第三,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效。校党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精心配置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加强各工作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人才工作初见成效。一批优秀人才被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一批工作骨干汇聚到重点工作岗位上来。党政管理干部较好地发挥了力量中坚和工作骨干的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体现,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第四,党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校党委持续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风气,坚定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发扬民主,加强沟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与师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实际工作问题,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上述变化,再次从实践上证明: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在学校的执政能力,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校党委的治校理教能力,解决好如何抓大事、如何把握方向、如何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问题;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决策管理水平,解决好提高决策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制订综合系统的工作方案,拿出落实战略方针的具体办法;必须更好地研究解决师生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凝聚人心、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深层次问题,更好地带领师生员工加快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二、关于当前形势与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分析客观形势的变化,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前提。在思考我校当前实际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安排时,应当密切关注并深刻认识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牢牢把握形势变化给学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培养适应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提出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同时,国际竞争也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伴生的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竞争与挑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直接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宝贵机遇、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知识经济引领的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归根到底是国际范围内人才的竞争。培养适应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国际竞争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要求和紧迫任务。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培养适应国际人才市场竞争需求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也成为高校的重大战略课题。

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党和国家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出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当前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举措中,强调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中共北京市委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2006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在北京市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最紧缺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有创意、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中央明确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党和国家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重大历史任务。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高校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面对的现实课题和主要战略任务。

第三,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为培养对外经济贸易高级专门人才带来新机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要求我们必须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协调增长,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把发展外贸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对外贸易要实现更大效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随着我国外经贸竞争实力的增强,妥善处理双边经贸关系、妥善处理各种贸易摩擦,也成为外经贸战线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我们拥有数量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国际经营人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广度和深度都在迅速扩展,新领域、新业务、新方式大量涌现,国际商务涉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包含越来越广的业务,对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自觉适应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大力培养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和对外经济贸易新特点的、思想政治好、具有世界眼光、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熟练掌握外语、具备丰厚的基础知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外经贸专门人才,由此,在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必须进行优化设计。

第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人才提出新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更加多元化,人才劳动力市场向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才市场上普遍兴起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复合、职业技能与技巧强化、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新标准。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要求雇员本土化,更对所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理解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认清当今世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把握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转变高等教育观念,着力进行高等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努力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普遍共识。实现教育创新,要求高校创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注重调整和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形成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特别要注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形成既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和反映高校优秀的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平台,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校以新观念、从新视角来思考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清晰,人才培养更加直接地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更高、更详尽的要求,对学科的布局作出更科学的设计。

面对形势变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必须敏锐抓住新机遇、迅速迈上新平台,积极应对新挑战,切实适应新要求,科学制订建设方案,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较好地完成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使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过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尽管我校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但学校自身存在的缺陷依然是明显的,拥有的竞争制胜手段是不足的,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竞争是直接的。校党委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要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涉及办学成败的重大问题,领导学校师生员工创造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三、关于2006年重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2005年7月召开的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指导我校“十一五”时期工作的战略方针,即:校党委领导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住重点,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提高学科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党代会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水平是决定学校水平的首要因素,学科层次是学校竞争取胜的制高点;加强学科建设是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竞争态势的需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需求、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党代会确定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校师生员工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贯彻落实党代会确立的战略方针和学科建设要求,是本届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必须始终牢牢抓住学科建设工作不放松,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学科建设上的更大成果,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迈出决定性的步伐。为此,必须在以下重要问题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建设的首要基本问题,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教育创新为基本要求,重新思考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校党委的重要领导责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首先要关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我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布局、师资建设方针、管理基本手段等一系列战略原则,是直接关系到我校事业发展兴衰、关系到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我校办学指导思想上达成共识、统一思想,是校党委的当务之急。

思考学校的定位,应当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前提,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具备的条件为基础,以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竞争力为目标。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市场的需求同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统一起来,把握客观要求的大趋势,分析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确立学校服务的主方向,发挥专业教育的主特长,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建校50多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发展成为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为主干学科,以国际经济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为优势学科,以培养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特色的财经外语类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建校50多年所形成的学科体系和优势,是我校事业发展的立足点,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空间,是我们应对高校竞争的主阵地。

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开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文化文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要学术方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现出的思维创新性、视野开放性、知识应用性、业务实践性、技能复合性的教育特点,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的特色,是我校的毕业生一直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的决定性因素。保持并增强这种特色,是我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校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审视现实和未来,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临着实现教育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面向国家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第一线,抓住学科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这个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问题,提高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我校的专业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规模的扩张,而在于质量档次的提升;不在于学科专业的简单增补,而在于优势特色的有效增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建设目标为基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巩固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加速建设并协调发展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主干学科,适度发展相关学科,在2010年之前,通过固本强基,为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5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

为建设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适当兼顾高端继续教育;学科门类稳定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主干学科,并根据社会需要拓展学科专业,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以具有研究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主体,同时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国际和国家水平的研究型创新人才;科学研究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主要方向;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我国培养适应对外开放需要、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人才的基地,成为创造与传播科学新知的平台,成为解决我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智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要按照学校的定位来强化办学特色。学校应更加直接地面向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作第一线、面向对外经济贸易业务领域、面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特征、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强烈的实践精神、较宽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较大的研究潜力、较深厚的基本理论素养、扎实全面的业务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应进一步强化鲜明特色,确保卓越品质,适合社会需求,独具文化风格。特色鲜明的核心内涵,是与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直接相关的学科体系与教学科研模式。卓越品质的主要体现,是主干学科完整,优势专业强盛,教学内容适用,科研应用快捷,专业学生出色,就业优势明显。适合社会需求的关键标准,是以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复合性、应用性为优势和特色,满足相关经济社会领域对于高层次、高规格的专门人才的多样化、特殊性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独具文化风格的基本意义,是学校崇尚优良思想道德、强化国际视野和文化多元意识、尊重个性发展,倡导创造意识和实践精神、追求卓越品质和完美境界的大学精神。

要按照上述办学指导思想来制订和落实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方案、课程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科研规划和管理方案、基本建设方案等等工作方案;按照上述办学指导思想统一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组织事业团队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署并完成各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

2.“十一五”规划的制订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制订学校“十一五”规划,是我校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部署的重大行动,是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工程,校党委应予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规划制订的决策与协调工作。

制订我校“十一五”规划,要深入分析时代发展特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及其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具体地反映校党委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工作规范,总结发展经验,把握形势要求,确定重点任务,提出具体目标,说明基本措施。

学校“十一五”规划的起草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学校“十一五”规划颁布实施后,校内各院系、各工作系统,应根据规划精神尽快制定并实施本单位落实规划要求的具体方案。

3.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

要实现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建设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首当其冲的是学科建设。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人才。

2005年,在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有关学科教授、学者的努力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下,我校成功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民商法和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实现我校学科建设上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零的突破,它意味着支撑我校主干学科的骨架进一步加强,主干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空间进一步拓宽,为推进我校学科建设奠定了更好的条件。

学科发展,一是学科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科建设布局。我们要加大建设投入的力度,首先抓好重点学科建设。要高质量完成我校“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确保通过项目验收,并力争通过“211工程”三期评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要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学科要按照国内一流水平进行建设,其它学科通过凝炼方向、增强实力、积累优势而积极跟进,从而提高我校所有学科在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地位。

从现在到2010 年,我们还有两次冲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会,要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力争实现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申报成功;加强我校外语类学科的建设,实现学科点建设的突破,充分利用十个外语专业的联合优势,创造条件力争突破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4.本科教学评建工作

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我校2006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必须首先是本科教学质量优秀的大学。学科建设所涉及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都会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科建设的水平和成效,也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成效体现出来。通过本科教学评建,能够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果,是高校新增本科专业,新增硕士、博士点授权点的主要依据之一。评估结果将向全社会公布,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的变化又必将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我校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与我校的学科建设息息相关,与提高办学质量息息相关,与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学校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全校师生员工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奉献拼搏,志在优秀

2003年开展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目前,推进本科评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需要进一步确定现阶段评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周密设计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各项活动。

2006年,是我校本科教学评建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全校师生员工背水一战的关头。我们应进一步凝炼办学指导思想,凝炼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设备利用率;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参与评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弘扬优良教风,使本科教学工作达到评优标准。

四、关于2006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教学科研重点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2006年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北京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校党委常委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深入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完成学校教学科研重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006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第一,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及时决策,调动力量,协调步调。

应当明确,校党委在学校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是要牢牢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不仅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还必须把握学校改革建设重大工作的方向。校党委要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谋发展、谋长远、谋全局,首先要抓住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要着眼于学校事业发展、学科建设的每一阶段,提高宏观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分析形势变化,准确判断问题,提出切实目标,制定正确战略,规划实施步骤。

第二,动员力量,集中智慧,凝聚人心,全力以赴,为实现本科教学评建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各级党组织、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战略高度,以对学校事业发展、对师生员工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完成2006年的重点工作任务,特别是要打好本科评建这场硬仗。要向师生员工讲清楚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清楚我校今年工作的方向、任务、目标,讲清楚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之所在。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的思路。要总结“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成果,准确把握我校学科建设面临形势和任务,扎实推进我校学科建设的进程。要统一领导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工作系统的服务保障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协调合作。

第三,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优化中层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机制。

加强校、院(处)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决策水平,提高宏观驾驭能力和决策执行力。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注意学习党中央关于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注意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中国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要特别注意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掌握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本单位推进学科建设、完成本科评建任务等重大问题的专题调研、分析策划。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要根据当前学校工作发展变化的特点,根据教学、科研、管理等系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职责特点,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的要求,逐步建立领导干部胜任资质标准。把党员领导干部基础理论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与领导工作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和执行能力。

加强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落实人才强校措施上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形成人才工作合力。适时召开学科建设与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总结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的工作,找准问题,制定并实施具体工作方案,统筹规划人才工作,整合人才资源和相关资源。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办法,面向基层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引导、保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事业和发展、感情与人格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完成学校重点工作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要进一步明确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保证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参与决策的权力,同时明确其相关责任。要按照《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总支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中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支部工作条例》,扎实推进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

今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以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重点为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和学校改革建设的其它重要工作提供保障。要以立项方式开展重要活动,加强检查评估,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深入探索支部建设的新阵地、新领域、新途径。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党员发展工作。

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在推进完成我校教学科研重点工作中的政治保障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学科建设、本科评建工作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在参加学科建设、本科评建工作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格规范党员言行。做好学科建设、本科评建的思想动员、服务保障工作。

第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本科教学评建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等实际能力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解决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稳定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方案,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落实改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改善扩大学生活动场所,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第六,以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加强校党委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综合机制,宣传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核心价值观,制定和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建设专项工程。大力弘扬优良校风和教风,推进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并实施教职工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倡导学术诚信,反对学术腐败,制定并实施我校学术行为规范的具体规章,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实际需求,注意分析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高度重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并及时化解校内矛盾,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和谐环境。针对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工作热点问题,及时主动地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沟通工作。

2006年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落实《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突出重点,协调步调,为2007年我校参加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的评审奠定条件,确保我校以出色的业绩跨入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行列。

同志们,2006年是全面落实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作用的第一年,是校党委带领学校师生员工奋力攻坚的关键之年。2006年工作任务艰巨,事关开局优劣,事关学校品牌声誉。让我们集中智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完成我校重要工作任务、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