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沈佳 王煦莹 摄影 倪婉如 杜承泽)12月9日10:00,第七届首都大学生记者基本功大赛在我校举办。共30所北京高校参加比赛,其中校新闻网记者甘海昀、王秉乾、李秋雨和校报记者秦絮代表我校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代表队一决高下。本届大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新时代中国高校故事”为主题,旨在鼓励高校记者学习研究宣传十九大精神,牢记时代使命。
大赛初赛评委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14名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的常务理事、监事组成。决赛评委则由教育部新闻宣传中心执行主任余冠仕,北京市教育新闻中心主任王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唐景莉,《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张垒,《人民日报》文教部副主任董洪亮,《中国日报》图片编辑匡林华,《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副主任原春琳,人民网科技和教育频道主编熊旭和《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主编陈彬担任。
初赛中,30支代表队分为两组分别于求真楼一层留学生活动中心与求真楼319进行比赛,每组的前五名进入决赛。比赛的形式丰富新颖,分为画龙点睛、字字珠玑、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金声玉振、朝花夕拾6个环节,分别考察参赛选手标题拟写、导语提炼、新闻编译、微博编写和评论、文化积累和业务素养、摄影和讲述的能力。其中,知识抢答环节最为紧张而激烈,各参赛队伍不仅要在恰当的时机摁下抢答器,还要冷静谨慎地回答问题,展现了记者才思敏捷的品质。我校代表队在决赛中表现优异,成功晋级决赛。一同进入决赛的高校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
下午13:30于求真楼319中,十支参赛队伍开展了一场巅峰对决。除与初赛形式相近的知识竞答题外,决赛另设置3个环节深度考察各代表队的记者素养与传播能力。“百家争鸣”环节中各代表队在观看关于高铁建设的视频后,针对视频内容从多种角度列出采访提纲。北京师范大学借助故事性的特稿创作来展现中国速度背后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则通过对高铁测试实验室中的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来表现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以此为切入口,关注更多高铁领域的故事。现场选手的思维交相碰撞,展现出校园记者的绝佳风采。在最后一个环节“包罗万象”的半小时比赛时间里,各高校代表队制作了风格各异的原创推送。贸大代表队围绕“记者的基本功是什么?”,通过对路人和记者们的采访,得出热爱是最后的答案;北京交通大学选取了赛场上八个温馨瞬间,为新闻增添一抹暖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别出心裁地制作表情包还原比赛流程,妙趣横生赢得一片掌声;中央财经大学则用“一二·九”的青年热血,定位新时代的记者。场上的学生记者各显其能,缜密的思维、激扬的文字、敏锐创新的捕捉一次次将比赛推向高潮,赛场洋溢着火热又不失融洽的竞争气氛。
赛后,评委进行点评。余冠仕表示此次比赛有几点令他印象深刻之处:参赛队员知识面宽这是十分难得的; 能在短时间短视频中找到采访角度,并且叙述采访内容完整,可见参赛选手思维活跃;选手们动手能力极强,能30分钟内做一篇推送并且效果惊艳,尤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结合新闻的视角灵活运用H5平台,创意性十足。王攀则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述对于记者来说基本功的重要性,其次,他表示自己深切地感受到选手们的媒介素养和青春活力,同时他强调记者需要用笔下的文字温暖人心,希望大家继续保持专业的素养和文字的温度。董洪亮提出,身为一名记者,要不忘初心,肩负责任,更要适当时对规则进行合理突破。最后,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团体特等奖。我校荣获二等奖、最佳组织奖、新媒体创意奖、特别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比赛彰显出各个参赛代表队扎实的新闻功底,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记者的卓越风貌,为北京高校记者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培养高校记者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同时,也充分鼓励大学生记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校园故事,讲好时代故事。
此次比赛由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办;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铁铮教授,副理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宣传部长张小锋教授等人全程参与、共同见证了大赛的举行。
附:获奖名单
团体特等奖(1个):
北京语言大学
团体一等奖(3个):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团体二等奖(6个):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团体三等奖(10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最佳组织奖(10个):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优秀组织奖(10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组织奖(10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服装学院
新媒体创意奖(6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列第五)
最佳记者奖(5名):
中国人民大学 张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连泽垚、中央财经大学 廖一繁、北京交通大学 张释珍、北京师范大学 李可馨
最具潜力记者奖(6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田浩廷、清华大学 田姬熔、中国地质大学 周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程睿琼、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一凌、北京印刷学院 张桂平
优秀摄影记者奖(5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于轩、北京工业大学 刘格菲、中国政法大学 李泽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王静文、北京工商大学 曹雨
优秀指导教师奖(24名):
中国人民大学 刘宜卫、北京理工大学 王朝阳、中国传媒大学 阎玺、中央财经大学 刘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刘澍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海凤、北京科技大学 吴钰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马宪超、北方工业大学 唐钦、中国戏曲学院 渠岩、北京印刷学院 左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刘璇、清华大学 程玺、中国农业大学 郝琦伟、中国政法大学 米莉、北京工商大学 王远芳、北京交通大学 韩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韩岱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殷晶晶、北京工业大学 张宇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刘晓旸、国际关系学院 黄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刘瑶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