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9日 编辑: 张新云


校新闻网讯(国际关系学院供稿)12月7日,“比较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国内二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二十多位嘉宾与会研讨与交流,反响热烈。

会议首先是开幕式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阐述了本次会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主题研讨第一单元由戴长征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聚焦于国家治理结构及其知识体系这一问题。他认为,国家治理是一个结构性的功能组合系统,结构中的功能要素是以体制性的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为支撑的。他分别对现代国家的基本功能、国家治理能力的六个维度、国家治理能力六个方面的体现以及国家治理的知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教授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结构与变迁。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在结构上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五位一体;并经历了一个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波变迁过程。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张贤明教授以“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的结构调适与韧性建构”为主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的结构调适是破解纵向治理体系中的结构刚性问题;韧性建构是通过建构制度韧性使纵向治理体系能够在庞大的治理复杂性中展现简约的治理逻辑,以有效地回应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王续添教授阐述了他对新型现代国家的理解。他认为,新型现代国家是现代国家的新形态。这种新形态在国家的性质、内在结构、外在形式、基本理念等维度上与现代国家原有形态具有区别。他指出,中国总体上经历了三大阶段和三种类型的现代国家演进的历程。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国权教授从“广义政府”的角度分享了他对当代中国“国家”的一种解释。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按“国家与社会”二分,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与“社会性质党组织”;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上的国家机构整合为广义政府。广义政府它具有政党属性和政府属性,政府属性主要是由人民代表来表达的,政党属性是指国家性质党组织比如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韩旭主任致力于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经验与理论范式。他指出,我们的一整套治理体系,其实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主体结构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制度体系,这样一个治理体系当中的人民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教授考察了政治吸纳、族群分裂和国内冲突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按照权力形成的不同方式,可以将政治吸纳划分为行政吸纳和选举吸纳,行政吸纳和选举吸纳由于其制度特点而存在异质性,因此对国内冲突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不同的族群分裂之下,行政吸纳和选举吸纳对国内冲突的作用会发生改变。

主题研讨第二单元由徐湘林教授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卢春龙教授主张把时间带回国家建设研究的中心。他指出,由于不同的时间概念产生不同的国家建设理论,因此,应该把时间概念作为国家建设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看待,特别是要反对行为主义范式轻视时间观念的做法,要摆脱西方国家建设理论中所倡导的线性时间观。

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郭定平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政党中心的新型政治文明”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这种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在中国的政党制度、国体与政体形式、国家结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教授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与实践创新。他指出,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是民生困境与社会公平正义流失,在这个逻辑基础上,社会治理的创新要从源头也就是从民生建设开始,致力于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公平分配,要有一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的实践创新。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教授首先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化解释三个路径,包括把某一个特征视为现代化、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理解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接下来他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性要素,这就是要实现五个超越:超越资本逻辑、超越差异社会、超越自由民主、超越西方霸权以及超越西方的知识体系。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杨雪冬教授以“国家治理的学科定位”为中心分享了他的思考。他指出,国家治理研究是政治学基础研究与实践知识之间的“中间地带”,使得政治学的基础研究可以通过国家治理的缓冲带转化为实践的知识,国家治理学科建设的原则是以国家为中心,以现代国家治理为重点,研究现代国家以及民族国家治理。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从组织主义的视角考察了国家的兴衰。他认为,从大历史来看,应该从组织主义的视角而不是制度主义视角看待国家,找回国家其实是找回组织;现代化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在国家治理中,无论集权式治理还是分权式治理,都可能出现组织化的陷阱,也就是组织化程度太高太密集会窒息个体的思维空间与行动能力,最终让社会失去活力。

主题研讨第三单元由郭定平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以“通往现代化之路—在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一说法彰显了现代化的政治命题与特殊性;总结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共性彰显了现代化的学术命题与普遍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意味着在特殊性中寻找现代化的普遍性。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刘训练教授分享了他关于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他指出,西方早期的现代化共性表现在现代化的目标和成果方面,比如经济领域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等;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他们在现代化的次序、途径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形成了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此外,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受到了政治思想相当大的影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致力于探索中国在未直接复制西方政治民主模式的情况下,仍能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因,并从经济民主这一视角进行解码。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民主为稳妥的民主发展提供了可行之路:通过经济绩效增强政权合法性,以经济民主带动社会参与,最终为更深层次的政治民主提供社会基础。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任勇教授以“从国家建设到国家治理”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之下分析了国家治理研究兴起的原因,并对国家治理的研究逻辑变化进行了论述,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得国家治理的主体在发生变化;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更好的相适应,从价值层面上形成了具体可显的参考标准等。

南开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程同顺教授系统分析了白痴左派这一问题。他认为,白痴左派把政治正确推向了极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教育问题上、移民问题上、对待罪犯问题上等;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自我满足、自以为是、自我强化以及自视甚高。他强调,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让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失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士訚教授探讨了后发展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他认为,进入民主国家行列的后发展中国家民主机制有了一定的建设性发展,包括多元结构变动与“人民”扩容、确立民主政体的基本制度形式、民主机制的多重交汇等;但现实的看,后发展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建设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方面。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祁玲玲教授从宪政结构、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政治文化、民主运行的困境与挑战等几个方面比较了21个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民主运行情况。他认为,关于西方民主是不是倒退的问题目前也有诸多的争论,应注意西方民主支持背后的复杂性以及西方国家内部的差异性,看到西方民主韧性的一面。

主题研讨第四单元由韩旭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教授聚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经验和独特优势。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现代化理论、模式和道路的超越与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愿景领导力与战略规划,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我们的治理优势和鲜明的特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考察了近现代国家的不同谱系及其演化路径。他认为,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路径,欧洲的国家不能成为近现代国家的唯一样本;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在当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构建国家民族才是值得大多数国家追求的,沿着这个方向去解决问题,国家的稳定和秩序才能最终获得。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马雪松教授阐述了收缩型城市治理的政治逻辑、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他认为,收缩型城市对增长取向的城市规划和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维护空间正义构成挑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成为一个新的治理命题;收缩型城市治理还给我们带来了相关的理论意涵与实践启示。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慕良泽教授探讨了中国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术议题。他认为,在学科和发展的历史方面我们对于治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国家治理体系整体型的结构、基层治理共同体、国家整合与认同机制以及具体的治理机制构成中国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学术议题。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罗竖元教授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考察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组织振兴的耦合协调及其协同推进这一问题。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与乡村组织振兴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但各系统内部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创业绩效与组织振兴耦合协调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系统内部差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叶静教授致力于从日本普惠型制度建设这一视角来解释日本的经济韧性。她认为,现有的解释忽视了日本在实施产业政策的同时,做了很多的普惠型制度建设;正是因为日本的普惠型制度建设,支撑了日本在经济追赶时期的快速增长,维持了日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消失”几十年中的经济韧性。

单元发言环节结束后,各位与会嘉宾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度讨论与交流。最后戴长征教授进行了闭幕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第一个是问题导向;第二个是学术内核;第三个是中国关怀;第四个是比较视野。这既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研讨,也是一次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会议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