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做一滴水,滋润方寸土地;做一线阳光,照亮一分黑暗;做一颗螺丝钉,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贸大,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或安排繁重复杂的教务,或整理摞摞堆积的单据,或编辑每一份报刊,或保障校园的正常运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小事做成大事,以普通成就非凡。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假期里,他们默默工作,为师生提供一线服务,这就是爱岗敬业的贸大人,这就是惠园里最美的“坚守”。(文 黄艾琪)
沈德军:服务师生 创新方法
记者 纪咏涵
沈德军,毕业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专业,199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出版社工作,工作初始即在印制部做印制工作,2000年以后改做发行,2005年调入我校出版社,2015年调回印制部,工作至今,目前负责印制部的日常管理工作。20多年的出版职业生涯,经历了出版业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初期转型以及后来的大繁荣、大发展,对出版业抱有深厚的感情,对出版行业的发展有深刻的认知。
初见沈德军,他正在办公桌前翻阅着刚刚印刷好的书籍。堆满书的办公桌,专著的神情,轻轻地翻书,认真地检查,见证了他的谦谨,对书的热爱,以及对出版事业上执着与努力。
大学时所读专业即为出版,在毕业后便一心投入到出版事业中。“印制部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上承编辑,下启发行。在印制工作中,需要协调编辑与印刷厂之间的关系,印制部与编辑部的关系,印制部与协作厂的关系,要兼顾成本与质量,质量与时间等等,要克服很多困难。”沈德军如是说,他以精湛的专业素养、按照出版社“按时、保质、低成本”的总体要求,将印制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初上任时,沈德军坦言,印制部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职责不清,出现问题无法厘清责任,管理上存在一定混乱。“发现问题,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度建设是关键问题,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来。”他牵头制订了《印制部管理条例》与《印刷品质量标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做到了有据有依;在业务管理上实施监督约束机制,将工作职权分开,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既减少了错误出现的概率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造成的弊端。
除了制度建设,按照出版社“按时、保质、低成本”的总体要求,沈德军也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为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在出版社领导的指导下,2015年重新招标印刷厂,为防止印刷厂造假,在考察印刷厂阶段,他每次都是突击造访,查看印刷厂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实际印刷质量,以确保印刷厂的印刷质量过关;与招标成功的印刷厂重新签订价格协议,实现工价20%以上的降幅,平均加工工价处于行业内偏低水平;同时,他还与造纸厂谈判,寻找印刷质量高又便宜的纸张;与数码印刷厂合作,根据数码印刷的工艺特性,合理选择印刷工艺等等,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印刷成本,提高效益,尽可能让属于学校的出版社资产合理分配,合理使用。
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于学校其他部门的印刷咨询,他是有求必应,耐心给予解答,提供相应指导,并介绍出版社的协作厂给他们,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难,有力地帮助了学校兄弟部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采访中,沈德军娓娓道来,如同一个历史的见证人,将毕生的热情和实战的经验都投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工作中,为学校,为读者,默默奉献着那一缕踏实稳定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