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恰辞一季暖阳,又别惠园学子。当欢笑、泪水、离别和告白在相框中凝成永恒,真诚的祝福也将随岸上踏歌,与贸大学子走向四方。鹏北海,凤朝阳,勇挑大梁,凯歌奏响。值此青春年华,远行的贸大人定能不负重任,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壮美篇章。UIBE推出“青春榜样——2020优秀毕业生”系列专访,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潘鹏元:心之所向,行之至远
记者 黄海峰
潘鹏元,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政治与行政学专业。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历任校新闻网记者团(现校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部长、副团长。曾于网易新闻、《人物》杂志、快手公共关系部等多个媒体与传播机构实习。已获腾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等多个offer,毕业后将于OPPO就职。
对于潘鹏元来说,四年的本科生活,一半属于惠新里,另一半则属于贸大之外的大千世界。闲暇时候,他总会拿起他的相机和三脚架,从惠新西街出发,去往一个又一个充满未知与幻想的目的地。从安贞医院的急救室,到槐房北路的废弃车厢,从可可西里雪峰辉映下的河流,到塔克拉玛干刮着大风的沙丘……游历过11国27省,累计行程20万公里的他,把瞬间定格,将光影凝固,相框里流露出来的,便是一个关于记录与升格的故事。
肩负使命,升华自我
一向热爱写作与摄影的他,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当时的校新闻网记者团。回忆起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的时光,他认为采访报道和编写文稿并不是这段经历的全部。由于干事人数的相对缺乏,潘鹏元接过了摄影、撰写推送等工作,也开拓了自己在新媒体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大二时他主管了学校的官微运营,大三时成为了新闻网记者团的副团长。虽然工作内容越来越宏观,但他始终很重视对从事基础工作的干事们的培养。“笔铸感动,薪火相传”,“传”并不仅仅在于传播信息和内容,在他看来,自己应该肩负起“将新闻网优良传统传递下去”的责任,而在新闻网记者团的工作时间越长,这份责任感在他心中就愈发强烈。
对于自己的另一大爱好——辩论,潘鹏元同样有着很深的感触。他愿意用“西西弗斯神话”来类比整个校辩论队的奋斗历程:备战市级辩论赛往往工作量巨大,连续熬夜一个月也是家常便饭。然而近乎卧薪尝胆的付出却换不来最终的胜利,辩论队一次次折戟沉沙,连续几年都未能拿到华语辩论世界杯黄金联赛的入场券。失落、沮丧有时会淹没包括潘鹏元在内的每个人,但对辩论的热情总能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里恢复元气,重整旗鼓准备下一次的比赛。
其实,没有人愿意做真正的西西弗斯——在周而复始的努力与失败中循坏,但对于潘鹏元而言,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得多。辩论赛的论题往往是“自己从未关注过”但却很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而研究越深入,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空白越多,由此又引发更多的研究……每完成一次比赛,都会使他的视野得到更广阔的开发,思维得到更多元的升华。有人说,人文纪实摄影需要各方面的素质积累,而在辩论队的这段岁月,也为他日后的摄影工作增添了出彩的砝码。
职场历练,谦行求索
“放下傲慢”,也许是经过实习之后的潘鹏元,将信奉的四字箴言。
在结束大二升入大三的那个暑假,在《人物》杂志,已经决定在本科阶段尝试求职的他开始了自己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实习。与新闻网记者团的经历类似,在这里,作为助理记者,他需要与受访者对接,并协助主笔记者进行采访。但第一次的失败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那一份遭到漠视的构想对潘鹏元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当时他拿到一条线索,关于一位父母离家的13岁男孩,在校园内连环抢劫。潘鹏元很自然地将矛头指向男孩的双亲,不出半个小时,他便拟出一份以“父母未尽责任,教育失位”为主题的报道提纲。
但这份提纲却得到了无比冷峻的回应。事件的真相是,男孩的父亲不幸染病,母亲为寻求治疗费用而背井离乡,在教育孩子与挽救性命之间,这个家庭没有选择的余地。
潘鹏元说,那是他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刻: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与真实世界的断裂。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康之家,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一种固化的信念去想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即使这些事件的主人公与自己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和生存逻辑。在他看来,正是这样的思维,使他变得傲慢而自以为是。
既然傲慢的根源在于缺乏了解,沉下心来真诚地去发现和记录,则是消弭傲慢最好的方式。在《人物》杂志实习的这段经历中,他跟随主笔记者,既采访过著名导演张艺谋,也采访过形形色色的普通百姓。在与许多性格不同、思想不同、层次不同的受访者交流的过程中,这个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开始思考自己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有多远。
捕捉光影,记录灵魂
“对我而言,照片意味的不是形式意义上的美,而是被拍摄的事物的本身。”潘鹏元说,相比于被定义成一个“只是摄影不错”的人,他更喜欢被描述成一个“记录者”。他曾在夏末九月去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拍下了高原之上的白鹅和藏羚羊。在和当地的一些志愿者简单交谈之后,他发现这里的志愿者都拥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还是选择来到了这个夏天也会突然刮起暴风雪的地方,而且每一次与盗猎者的遭遇,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
刚刚拍下的照片还保存在相机里,但当时的潘鹏元却对这些“看上去很美好”的场景失去了兴趣。在他看来,如果这些照片无法记录下发生在可可西里的真实场景,那么它们将是没有意义的。
实际上,对于一张照片的“灵魂”,潘鹏元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曾经从成都出发,经过24天的骑行到达青藏高原之上的拉萨;他曾在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人的村庄里,以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两个星期。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创造出一种能够被人们记住的力量,而除了忠实地记录照片背后的故事,另一个方法就是抓住独一无二的瞬间。这样的瞬间有时会被偶然邂逅,有时则会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等待着被发现。正如在南疆,清真寺和当地的传统民居的身后,便是喀什新城的高楼林立,这样的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先进交融在一起,呈现出矛盾的冲击感便是照片的灵魂所在。他坦言自己的摄影技巧也许并没有同行那样的出色,但他从不会吝啬自己的脚步,“到某个地方去,和那里的人们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这样你才能发现一些只有到现场才能找到的东西”。
在四年的贸大生活中,“喜欢”与“不喜欢”仿佛就是潘鹏元的终极话题。对于自己的爱好,他会付诸精力与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他不会违心相迎而是果断舍弃。他有时会羡慕那些有着明确目标并能持之以恒的同学,但青春的答案不止有一个。当记者问起他会选择哪一张照片来形容自己时,他选择了下面的这张背影。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走在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路上,他永远对前方的未知充满好奇。照片中白雪覆盖的山便是昆仑山脉,他坚信在山的另一边,在遥远的世界里,仍有许多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和事等待着他去探索。他总说自己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但就探索远方而言,他从未停下脚步。成为出色的传播者和传媒人是他的理想,翻越重山之后的他,镜头中面对的便是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