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法学院2018级年级大班长、法学1801副班长,曾获国家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国际性学生学科竞赛卓越奖学金、沈四宝奖学金、冯大同奖学金、金杜奖学金等荣誉。毕业后将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
来之安之 发现热爱
作为一名理科生,录取到法学专业其实有些超出意料,但姚依欣很快接受了录取结果并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目前的路就是最好的路。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她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也在老师的讲授下愈发感受到法学的魅力所在。正如拉伦茨在《论作为科学之法学的不可或缺性》的演讲中所言,法学是一门可以用理性加以检验的、富有逻辑性的科学。尽管不同于自然科学,法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可变性,但这并不影响法学科学性的一面,无论是德国民法典“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还是源于贝卡里亚并被全世界广泛采纳的“罪行法定原则”等基本原则,这些法学精华并不会因为“立法者改动一个字”就改变或灭失,在数代法学家的思考与探讨下“真理会越辩越明”。
而同时,法学又具有对秩序与公正的追求,法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平正义、充分保障人的尊严和权利,从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中能够读出法律尊重个体意志并兼顾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理念。这种理念也时刻影响着姚依欣,成为她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内心指引。也正是这份兴趣与热爱,让她在学习中更加自如,在课堂上夯实法学基础,从无到有一步步构建起法学学科体系,同时积极参加模拟法庭、普法活动与实习等,增强自己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而不懈奋斗。
积极尝试 收获果实
回顾四年大学生活,姚依欣提到自己奉行的理念就是积极尝试:“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与尝试的过程,想好可能的结果,去做就好了。”很多宝贵经历的起点就是内心“去试试吧”的念头,由此成就独一无二的我们。
课堂之外,两年模拟法庭的经历是姚依欣四年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两笔”。初入法学院,她被学长学姐在国际模拟法庭比赛中展现出的“贸大风采”所深深吸引,尽管内心犹豫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但最终她决心尝试,在参加笔试与面试选拔后如愿进入了普莱斯备赛团队。她与队友们全身心投入了第一年的备赛,但努力并不总是能收获好的结果,团队遗憾止步亚太赛。对这段经历,姚依欣谈到:“遗憾是有的,但这次经历同样是宝贵的,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第一次的经验也让我在第二次备赛过程中更成熟,也更明白应该怎么做。”第二年,她选择从头开始,与队友们在九个月的时间内把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备赛,最终取得了亚太赛区四强、全球十六强的成绩。
此外,姚依欣也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校园活动,在一次次尝试中锻炼自己,收获颇多。当被问到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她的回答是“一个被需要、值得信赖的人”。姚依欣从入学以来就担任法学1801副班长,并在年级大班位置空缺时主动担起责任来,处理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学生工作是一个付出与回报相伴随的过程。”平日里的工作是日常的,偶尔遇到“忙季”会比较令人头疼,而疫情期间有很多相关工作需要处理,也让她深感责任之重大,每个人都只负责一部分工作,但每部分工作必须都及时做、做到位,才能环环相扣,避免问题与缺漏。
而在学习工作之余,校园活动为她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快乐与色彩,参加一二九大合唱、戏剧节、诗朗诵等的经历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团结一心,抽出时间在教室或广场上排练。当我作为其中一员见证节目从无到有一点点完善,尤其是最终登上舞台将节目高质量展现的瞬间,一种参与其中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在过程中收获美好与感动。”
感恩遇见 步履不停
四年时光倏忽而过,临近毕业之际,姚依欣对惠园充满感激与不舍,也有很多想感谢的人:感谢贸大及法学院为学生们搭建的学习与发展之平台,在这里遇见了辛勤付出、值得尊敬的各位老师与可爱的同学们;感谢导师宁老师四年来的耐心教导与帮助;感谢班主任孔祥稳老师与辅导员张壬娇老师在生活中给予的关心、在学业上提供的指导与建议;感谢5138朝夕相处的四位好友和共同前行的各位伙伴,人生贵相知。
即将本科毕业,好像已经经历了很多,又好像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给自己设限,永远相信未来有无数可能,永远相信每一次机会都值得尝试、每一次选择都是最好的结果。
(法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