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沪宁,2018级金融学院量化金融实验班,前六学期平均成绩90.8,综合排名1/39,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综合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业助理、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与Carol Alexander、邓军、冯建芬老师合作发表论文Net Buying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in Bitcoin Option Trades.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2022, Forthcoming。现已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项目。
我与贸大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我的大学生活,我想是自由、好奇、认同、求索、笃行。
首先是自由。如果让我说贸大最显著的特征,那我肯定会说是自由,这也是我最喜欢贸大的一点。没有早自习,没有晚归处罚,可以自由安排每一天的时间;通知公开,计划公开,可以知晓学校中正在和即将发生的一切;随意选课、随意蹭课。这种自由带来了近乎无限的可能,而我的选择是尽自己所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尝试各种可能。所以,一向讨厌运动的我在大学喜欢上了跑步、游泳和健身(环大冒险),在体育舞蹈协会收获了欢笑和荣誉;一向不敢成为众人焦点的我在课上主动举手问老师问题,三个学期担任学业助理并主讲期末复习讲座;一向只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我在B站了解科技、时事、中美关系,听up主对书、音乐、电影、电视剧的深度解析。
从大二那个暑假开始,我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学习。在这之前的十多年,我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我不觉得学的知识有什么意思,只是因为考试要考,并且其他同学都在学,那我学习总归没有错。而现在,我真正理解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开始践行。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贸大校训后两句“求索、笃行”的含义。
内心思想给我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在大三学年,我跟随邓军老师研究比特币期权市场,这让我坚定了自己之后走学术道路的决心。刚开始,在阅读相关文献时,我感觉论文中每句话都晦涩难懂。后来,随着和老师的讨论以及文献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搞懂了论文中每个假设、每个回归、每个引用文献的含义,并开始着手进行自己的研究。此时,科研开始向我展现它独特的魅力。我感到论文当中的文字、图表和公式仿佛有了生命,一起向我传达作者的发现与思考。当然,在自己进行科研时,也遇到了很多很多问题,其中相对比较容易的是技术问题,比如数据清理、描述统计,虽然可能因为一个报错被卡住,但花上半天,至多两三天,终归还能解决。真正困难的是方向问题:如何编排整篇论文的内容、如何设计稳健性检验、如何回应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在这些问题上我束手无策,老师们给了我极大帮助,也让我意识到之前专业课学习的不足:只锻炼做题能力,却忽视了对其背后经济含义的理解。
毕业寄语
大学生活弥足珍贵,愿大家珍惜每一天,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从来无所求,所得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