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为贯彻落实学校2022年课程思政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2022年3月24日,法学院承办的2022年“惠园课程思政讲习活动”首讲在宁远楼729会议室举行。副校长王强出席活动并总结点评。法学院副院长边永民教授进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环境法》课堂"示范课讲授。讲习活动由副院长冯辉主持。
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縢云,法学院院长梅夏英、副书记(主持工作)李欢欢、副书记张莉等班子成员,徐海燕教授、李青武教授、郑雅方教授、刘刚仿副教授、郑海平副教授、姜龙副教授、孔祥稳助理教授、满艺珊助理教授等20余位教师代表线下参会;学院200余名师生和各学院师生代表线上参加。
本次活动以“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能力”为主题,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縢云介绍本次活动背景时指出,“惠园课程思政讲习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建立了校院两级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合力机制。希望法学院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在课程思政的育人工作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的成绩和成果。
随后,法学院边永民教授进行示范课讲解。边永民教授以“《环境法》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题,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出发,对《环境法》进行了课程思政角度的解读。
边永民教授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神,弘扬了中华文明生态思想的时代价值,拓展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问题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边永民教授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环境法的重要理论之一,为我国的环境立法和执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同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讲解结束后,参会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国际法学系主任伏军教授、诉讼法学系主任陈学权教授、民商法学系刘刚仿副教授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深受启发,他们结合各自教授的专业课程,分别阐述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并探讨了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想法和思路。
李欢欢副书记发言指出,边永民教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环境法》课程中,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为学院本学期课程思政建设开了好头。李欢欢表示,法学专业有它的专业特殊性,走出去的毕业生担负着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重任,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政政治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法学院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后续也将开发更多具有贸法特色的课程思政项目,让思政元素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活动最后,王强副校长进行总结发言。王强高度肯定了边永民教授的示范课讲解,他对法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学院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才培养不仅是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全员参与,课程思政要挖掘法学类课程的思政要素,建设学院法学类课程的思政体系。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申报国家、学校、学院多渠道的课程思政项目;三是注重特色,法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应体现法学学科特色,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要思政元素纳入到法学类专业课程讲授中来。大家要集思广益,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因子,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形成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