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信息学院供稿)为了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进一步凝聚共识,信息学院从2022年1月开展了“以学生为本,学院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思想建设大讨论活动。在前期学院老师积极书面投稿的基础上,2022年6月9日14点至18点,学院通过线上方式召开“思想建设大讨论第四场分论坛”活动。王敬波副校长莅临会议,信息学院院长熊璋,党委书记高玲,副院长倪耀东,副院长华迎出席会议,学院36名教职员工参与讨论。此次活动围绕主题设立“信息学院需要怎样的师资队伍,才能与时俱进的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服务于学校发展;信息学院如何提升治理水平,才能更高效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如何有效提升在线教学质量”3个议题,与会教师积极参加研讨。会议由副书记张旭路主持。
首先,王敬波副校长讲话。她高度肯定了信息学院往期思想建设大讨论的成果和本次大讨论的选题。王校长提出“无团队,无大发展”的理念,信息学院是学校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院,今后要加强学院的团队建设,希望未来招聘时,将团队合作能力作为招聘条件之一,要把教师个人发展作为团队发展的引擎,要做1+1大于2的工作;王校长希望各位老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加强跨学科的理解能力,并将此作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王校长希望信息学院能够加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并将之作为学院建设的重点之一,要通过公开公平讨论形成的制度进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要强调集众人的智慧进行共治,要发扬各位老师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协商、团结、向上的学院氛围;王校长也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对于在线教学所付出的努力,希望信息学院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学校在线教育的范例,逐步积累在线教育质量提升的经验。
随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围绕本场讨论的第一个议题:信息学院需要怎样的师资队伍,才能与时俱进的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服务于学校发展。李兵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他指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应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校发展需求,做为拥有学校大数据、人工智能两个工科专业的学院,无论从学科差异化的角度,还是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角度,都应该高度重视工科专业发展。应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基本原则,力争做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术研究不要脱离主战场,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要结合学校的特点,逐渐摸索出具有差异化特征的贸大信息学科独特的竞争优势。
张莉老师,结合“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谈了学院教师应该具备何种特质。博学,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交叉复合的知识体系,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诚信,教师应该品德高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做好工作,要有奉献精神;求索,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学习;笃行,教师要面对时代变化,不但要认识到位,还要将自己的认知放在实践中去检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各位老师要适应时代做科研工作,注重团队协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向外界展示正能量。
杨向峰老师指出,信息学院要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精尖”师资队伍,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专业交叉和融合、服务引领为向导,构建校企合作教师培养平台,引进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带头人,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体现专业的前瞻性,特色性,推动交叉融合,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服务于贸大。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形成学校自己的国家人工智能专家。通过聘请业内兼职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拓宽教师认识实践的渠道,从而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积累。
佟强老师指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要服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通过发展计算机学科更好地支撑学校数字经济学科群的发展,建议为各个学院增加信息技术基础选修课,也可以为指定专业利用暑假学校开设实训课程,为学校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建议引进人工智能专业的师资,形成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
张琦老师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学校的重大发展机遇,信息学院应该把握机遇为国家和学校做出贡献,通过与其他财经类院校信息类学院的比较研究,发现与我校类似的信息学院均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学院要从发展的视角去配置师资队伍,增加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类的人才引入,夯实自身数字经济的研究基础。建议学校应该加强交叉型研究机构建设。
围绕第二个议题:信息学院如何提升治理水平,才能更高效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叶潇舟老师指出,学院近些年三全育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各位专业课教师通过担任班主任,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建议多与毕业生沟通,通过毕业生了解人才市场的反馈,以此进行培养方案微调;建议学院加强制度建设,鼓励教师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关爱,不断增强新进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希望各位专职老师积极参加学生科研竞赛的指导工作。
刘建军老师指出,首先要思想统一,才能形成更好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的打造精品管理团队,其次应该树立效能概念,加强内部沟通,步调一致的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再次多倾听大家意见,加强制度建设,更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最后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从而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探索服务创新模式的能力,进一步凝练学院文化。
刘赫然老师结合自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提出要不断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特点,要多学习教育理论,才能增强对学生的工作能力,破除“代际隔阂”难题;建议要群策群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复合人才培养团队、课程思政建设协调与设计工作,加强院际交流,提高格局和站位。
佟强老师建议,将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和工程项目纳入学院聘期考核方案,培养能够获得数字经济项目的团队,建议与兄弟学院合作构建数字与信息学部。建议学院要形成自己的期刊列表和学科竞赛列表。
张延红老师,汇报了目前促进学院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希望借助各种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强化研究生科研精神,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未来将鼓励研一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以此代替社会实习;鼓励研究生除了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社会活动的认知,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希望未来加强与教师支部的共建工作,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
围绕第三个议题:如何有效提升在线教学质量。马双老师结合自己的在线教学经验,根据当前在线教学质量面对的挑战,提出在线教学质量设计上应以学生为主,个性化设计,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问题启发式互动,资料提前发送,多与沉默学生沟通;在线教学质量提升上,要融情感交流,融实践前沿,融思政前沿,融科学研究,做到教学相长。
雷擎老师指出,网上教学活动呈现逐步上涨的态势,师生均存在着以往未遇到过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为此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增多课堂提问,加强实践练习参与,多举行课堂讨论发言;建议学院提供平台鼓励录制在线课程,建设优质在线课程。
佟强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了编程课程的在线教学经验,线上教学是小锅饭,线上课程中录制课程应该将知识点切分的非常细小,建议学院鼓励老师录制直播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并且不断探索数字教学和智慧教室的建设。
金悦老师指出,线上授课的难点之一在于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互相了解、互动交流,而这正是线上授课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多给予学生课堂上参与时间,线上授课的难点之二在于老师无法监督同学在学习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因此激发同学主动的学习兴趣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要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熟悉或关心的话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中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中途走神、犯困;线上授课的难点之三在于老师无法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为此应该每节课设计随堂测验,测验题目涵盖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以简答题为辅,激励学生持续参与学习。
袁石老师分享了自己对在线教学的特点、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在线教学遇到的问题,并且分享了自己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的手段。课前要阅读课件,思考如何授课,尤其是直播环境;课中做标记,提问,随堂练习,鼓励知道的同学主动回答,活跃课堂气氛;课后不要太高频率的作业。
王国龙老师介绍了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课前调查问卷为在线授课提供了基础准备;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习惯更换IDE,提前预备好bug解决方案,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知识储备,课后进行关键步骤录屏,利用微信答疑,通过作业归纳解题思路。
张宇轩老师指出“因课制宜”:结合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直播授课、录播授课、研讨授课、慕课授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建议各部门协同联动,提供多平台支持。
高玲书记听了各位老师的分享后表示很受感动和启发。她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积极参加思想建设大讨论,这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的主人翁意识。各位老师的发言,为学院的发展共治提供了智慧和力量,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人才强院至关重要,各位老师的建议为学院下一步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院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学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础,学院治理应该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每位老师的创造力,除了制度建设外,还要强调制度的执行力及每位教职员工基于爱校、爱院、爱岗、爱生的责任心建立;通过老师们在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分享,相信将为未来提升学院教学质量打下扎实基础。
熊璋院长最后总结讲话,他指出学院的思想建设大讨论渐入佳境,议题设立全面,每位老师的报告都很有思想,很有见地,可以看出大家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准备,我们将在分论坛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凝练,开展总结性讨论活动。最后熊院长希望各位老师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要团结一致,为解决学校和学院面对的问题贡献力量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