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专题

法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后,法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师生在宁远729会议室集中收看,各师生支部组织师生以集中学习或自学的形式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各种途径积极关注两会动态,了解会议进程,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掀起学习热潮。

学习两会过程中,师生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学院党委、各师生支部还组织了专题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对两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报告中关于教育、法治等话题的内容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深入思考。师生们纷纷表示,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求真务实、催人奋进,为未来的工作、学习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注入强劲动力。


法学院国际法系教授、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薛源: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高标准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4700余件,对常见罪名和案由实现全覆盖,成为法官裁判重要参考、各界学法用法查阅平台。在涉外法治方面,法院创新举措频出,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指引和风险提示,作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首例具有反禁诉令性质的行为保全裁定首次适用反外国制裁法受理诉讼。2025年工作安排中还提出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升涉外司法效能。


联合支部教师党员、宪法与行政法系马超副教授:

这场承载着人民重托的盛会,既是对“十四五”辉煌成就的总结,更为“十五五”新征程锚定了航向。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议题建言献策,政府工作报告以“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从基础养老金连续上调到普惠托育服务推广,从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到人工智能立法突破,每一项政策都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执政温度。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会议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引擎,强调以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竞争力,无论是机器人技术的突破还是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深知“两会闭幕不是终点,而是奋斗起点”,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身实践。正如青年代表所言,既要“在实验室钻研尖端科技”,也要“在田野间书写兴农答卷”,让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坚信:在党的领导下,14亿人民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续写崭新篇章!


民商经济法学支部党员、民商法系徐美玲助理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成就展现了奋斗的力量,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教育、乡村振兴、生态、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的规划,让我们看到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两会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关切,这让我坚信,只要我们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每一个呼声都将得到“走心”的回应。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行政教辅支部党员、辅导员张伶老师:

从负责法学院学生参与媒体采访畅谈两会,到组织法学院师生观看两会开闭幕式直播,今年学习宣传两会精神工作的深度参与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高校法学生需要用心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并从法学学科专业视角系统科学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问题的节点,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为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我们要更敏锐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法治进程,通过组织讨论、交流心得,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培养具有法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法律人才。


行政教辅支部党员、辅导员吴姝琪老师:

两会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其中关于法治建设的内容,对法学院研究生培养意义深远。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增强其使命感与责任感,鼓励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担当的法治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助力国家法治建设。


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章许睿:

在宁远楼729观看两会盛况直播,我深感振奋。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坚定步伐与为民情怀,也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这次会议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法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将专业能力积极运用于实践,做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法学硕士第一党支部党员尹佳欣:

3月11日下午,代表们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等多项重要决议,从中体会到了会议关注民生,关注新政策,察民情,汇民智,是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践行。这场庄严的仪式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国家工作的总结,更凝聚着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期待。凝心聚力开新局,接续奋斗谱新篇。作为一名学生,在未来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关注国家政策,学习会议内容与会议精神,在课堂内外践行青年责任。


法学硕士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舒雨:

大会“明确了目标任务,传递了信心力量,是一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学习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身的奋斗目标。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特别关注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的相关议题。会议提出,要清理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减少地方保护主义,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的法治保障。此外,会议明确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程序性负担,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享受更加便利、高效的法治化政务服务。


法律硕士(含涉外律师)第一党支部预备党员李高宇:

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大会还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作为法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深受鼓舞。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全球视野,关注国家发展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勇敢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科生党支部党员洪一:

全国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从议程设置到决议通过,全过程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中,我国不仅通过绿色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面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区域协调战略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闭幕会强调“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进一步凸显了中国道路的连贯性与前瞻性。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扩大开放,都始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稳中求进的务实策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更需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2024级博士生魏晓瑜: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式庄严落幕,人民大会堂内如潮的掌声,激荡着14亿中华儿女的奋进豪情。代表委员们凝聚共识的提案议案,彰显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温度,折射出“民之所盼”的价值坐标。从数字经济新引擎到人工智能新图景,从经济增长目标路线图到科技自强施工图,这场春天的盛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标注出清晰航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看到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更感受到亿万人民同心筑梦的澎湃力量。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个奋斗者都是时代的答卷人。


2024级硕士生李帅:

观看两会盛况直播,我深感使命在肩。两会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就业优先”等政策,让我更加明晰方向:在学业上,我将深更加入地学习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契合的课程,呼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目标;职业规划中,我将通过实习积累经验,践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号召;日常生活中,我要更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青年勇担使命”要求。展望2025,我期待法治中国迈上新台阶,也希望自己能尽快投身法治实践,以专业能力守护公平正义,为两会擘画的蓝图贡献青春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