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公众号,2025年03月31日)
2025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高等教育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作用:比较政策回顾》报告。数据来源于“OECD人工智能政策观察”(OECD.AI observatory),其中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欧盟各国在内的56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通过比较分析,该报告总结了高等教育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作用、影响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因素和促进对策。
一、高等教育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作用
第一,促进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发展。大学作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工具,承担人工智能教育、劳动力发展和终身培训的工作。大学通过开发和提供与人工智能驱动型经济需求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与行业专家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技能。
第二,突破人工智能尖端领域的创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要求并持续投资大学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尖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拓展。
第三,强化人工智能伦理和监管框架。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将伦理考虑整合入教育系统和专业训练之中,以确保大学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践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二、影响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因素
第一,资源分配问题。许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没有为大学提供足够的预算,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大学推进教育、研究和基础设施发展的能力,从而削弱了大学对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促进效果。
第二,课程适应问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而许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忽视了这一问题,导致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
第三,伦理整合问题。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缺乏与高等教育在伦理和监管框架上的一致性整合,从而削弱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治理基础。
第四,监测和评估问题。现有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缺乏明确的指标和强有力的监测机制,从而阻碍了对高等教育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的监测、预警和调整。
三、高等教育促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对策
第一,人工智能技能的跨学科培养。将人工智能技能融入所有学术领域、面向所有学生,以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多样化创新。大学还应与行业领导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课程反映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
第二,建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伙伴关系。建立专门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以推动创新和知识迁移。促进公立大学和私营企业的合作,使学生获得宝贵的行业实践经验,培育学生在伦理、法律和社会生活框架下应用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
第三,促进基于道德的人工智能治理。利用大学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通过研究、倡议和政策宣传等手段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第四,提升大学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的参与度。大学应发挥其专业性和领导力,积极参与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确保战略的科学性、适应性,符合道德和社会需求。
资料来源:[1] UNESCO.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ies: a comparative policy review [R/OL]. [2025-03-23].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92047_eng?posInSet=19&queryId=d5df3d9f-b07a-4851-ace7-2a3e2982b744.